她咬了咬唇,“外祖父,能不能讓瑜表哥只娶我一個?我、我不想……”
靖國公看著她,說道:“映玉,聽話。”
褚映玉扯了扯嘴角,“外祖父,我實在沒辦法接受瑜表哥除了我外,還要娶別的姑娘,而且左家姑娘的身份擺在那里,她是不可能作小的……”
“你們可以兩頭大!”靖國公說道,“你放心,這事我會去和左家說。”
褚映玉的心一沉,終于確定,外祖父是鐵了心一定要她嫁孟瑜山。
原本只是孫子的婚事,他是當祖父的人,自有作父母的操心,這些何須他來操心?還特地走一趟,親自來問自己。
外祖父的行為實在怪異,但也能說明其中的問題。
“爹,這嫁娶之事,哪里有兩頭大的道理?”靜安郡主忍不住了。
大周朝可沒有平妻的說法,大戶人家要是弄出個平妻,可是會讓人笑話的。
靖國公不以為意,“是妻是妾,不過是個名份罷了,那是做給外人看的,等映玉嫁過來,有我在,不管她是什么,誰都不敢小瞧她!她就是瑜哥兒的媳婦,我們孟家的媳婦!”
聽到這話,褚映玉渾身發冷,一股戾氣徒然而生。
她深吸口氣,“外祖父,我不愿意!”
靖國公愣了愣,吃驚地看著她,“你不愿意?你為何不愿意?瑜哥兒不好嗎?你若是嫁過來,你舅舅、舅母都會疼你,外祖父也能護著你……”
褚映玉真想笑,惡心得想吐。
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這么理所當然?還是外祖父是個特殊的?
以往她真的不知道,原來威嚴的外祖父是這樣的人,與其說他是疼她,才會想讓她嫁給孟瑜山,不如說他是為了什么目的。
褚映玉很想問清楚,但她也知道,他們不會告訴自己。
從小到大,她的世界就像個牢籠,似乎從她出生起,自己就被困在牢籠里,身邊的所有人負責盯著她、監視她,只要她稍有些異動,就會被訓斥,然后讓她守規矩,如果她不聽話,隨之而來的便是禁閉和懲罰。
她就連交個朋友,都會被盯著。
褚映玉臉上一片麻木,“外祖父,我不愿意……”
靖國公皺著眉看她,就像在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長平侯小心翼翼地說:“爹,映玉既然不愿意,您就別逼她了,其實左五郎也挺好的。”
“是啊。”靜安郡主附和,“左五郎今年十八歲,和映玉的年齡相近,聽說明年他要參加武舉,說不定能考個武狀元呢。”
左老夫人會提議讓左五郎娶褚映玉,也是因為前頭的孫子不是已經成親,就是定親了。而左五郎的年紀和褚映玉相近,加上左五郎確實長得好,容貌俊朗,武功不俗,年紀輕輕便進了禁衛軍,是個極為優秀的少年郎。
既然說要補償褚映玉,左老夫人斷沒有坑人的道理。
靖國公沒理女兒和女婿,他認真地看著褚映玉,沉聲道:“你考慮好了?”
“考慮好了。”
好半晌,他嘆了口氣,說道:“你和瑜哥兒的婚事,是你祖母當年提出來的,我也答應過她,只要我活著的一日,就會護著你,讓你衣食無憂。”
褚映玉怔了怔,眼淚差點就掉下來。
她哽咽道:“是映玉辜負了祖母的一片慈愛之心。”
心里卻想著,你既然答應祖母要護著我,為何平時看都不看我一眼,只疼惜玉和瑾玉?
靖國公確認褚映玉的意思后,沒有再說什么,朝女兒和女婿說:“既然如此,明日你們便去府里退婚罷。”
長平侯和靜安郡主自然高興地應下。
靖國公離開后,褚映玉回到秋藜院。
她坐在暖炕上,抱著手爐,面無表情地看著窗外枯寂蕭條的雪景,面色冷然。
“小姐……”寄春端了一杯熱茶過來,憂心忡忡地問,“國公爺剛才找您有何事?”
褚映玉道:“沒什么事。”
寄春自然不信,她家小姐現在的模樣太冷,看著不像沒事的樣子。
褚映玉朝她笑了笑,“真沒事,只是讓我確定某些猜測罷了。”
“什么猜測?”寄春不解。
褚映玉不語,只是想著,他們一定瞞了她什么,這事父親知道,母親知道,外祖父也知道。
除了這三人,旁人應該是不知道的。
或許這便和她從小就被他們嚴厲管教有關。
以前她不懂,只覺得周圍的人對她極為嚴厲,是怕她的規矩學不好,出去讓人笑話。
這次外祖父親自走一趟,終于讓她明白,他們對她嚴厲,不過是想要關著她,困住她,讓她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按著他們的心意成長。
如果她嫁給孟瑜山,不過是從一個牢籠到另一個牢籠。
他們并不在意她過得快不快樂,只要給她吃飽穿暖,衣食無憂,保證她活著便行。
褚映玉看向寄春,說道:“寄春,你能聯系啞婆婆嗎?”
寄春不解,“小姐,您要找啞婆婆做什么?”
“想問她一點事。”褚映玉道,“當年在青州,啞婆婆照顧咱們良多,我想感謝她一番。”
寄春聞言,也沒有懷疑,便道:“那我等會兒去問問。”
褚映玉從匣子里取出這個月還沒用完的月銀,讓她拿去打點。
只是寄春剛出去不久,就一臉沮喪地回來。
“小姐,我問了人,沒人搭理我。”寄春苦著臉,“我原是想托當年和咱們一起從青州回來的魯大娘幫忙聯系啞婆婆的,但魯大娘說她很忙,還說小姐您不如去找夫人,讓夫人使人去找啞婆婆。”
褚映玉默默地聽著,并不意外。
七歲那年被父母從青州接回府里后,她就再也沒聽說過青州的事,因為她娘不準她去打聽,便沒人敢告訴她。
**
第二天,長平侯府正式去靖國公府退婚。
這也是雙方說好的,由女方來退婚,多少能保全一些褚映玉的臉面。
不過世人都知道褚孟兩家退親是怎么回事,覺得誰退親都一樣,反正褚映玉是嫁不成孟瑜山,加上她的年紀大了,以后還不知道怎么辦呢。
關于左老夫人答應給褚家的補償之事,并沒有向外透露,是以世人也不知道褚左兩家的約定。
左家也是等了幾天后,才讓人去靖國公府商議左明珠和孟瑜山的婚事,希望兩人盡快完婚。
至于長平侯府,則是靜悄悄的,目前沒什么動靜。
大戶人家都是要臉面的,不至于褚家這邊剛退婚,馬上就給褚映玉和左五郎定親。
總得要有一個時間緩沖。
恰好現在褚映玉傷了臉,不適合出現在人前,就算要和左五郎相看,也得等她臉上的傷恢復再說。
長平侯夫妻倆商量過后,決定這事等到年底再說。
反正現在最重要的是小女兒和七皇子的婚事,長女的婚事可以延一延。
聽說左孟兩家議親后,褚映玉便去找靜安郡主。
“你想去寺里住一段時間?”靜安郡主擰著眉,滿臉不贊同,“現在天氣這么冷,外頭哪里比得上府里舒服?”
她覺得這女兒是腦子壞了,在這種天氣去寺里祈福。
褚映玉道:“現在外面的閑言碎語定然不少,女兒心里難受,不如到寺里祈福,避一避。”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也十分在理。
去寺里祈福,還能有個好名聲。
靜安郡主仍是搖頭,“你想祈福,家里有佛堂,去佛堂便是。若是想避開外頭的風言風語,也可以去莊子住段日子,咱們府里在香山那邊有個莊子,離香山寺也近,不若你去莊子里住段時間,去寺里上香也方便。”
褚映玉定定看她半晌,然后應下。
回到秋藜院,褚映玉讓人收拾東西,準備去香山那邊的莊子。
不久后,一個車隊浩浩蕩蕩地出發。
褚映玉坐在馬車里,掀起車簾看了看隨行的人馬,心里的某種猜測再次印證。
因有靜安郡主提前讓人來通知,等褚映玉到莊子時,莊子里的院落已經收拾好,過來便可以入住。
一路坐車過來,雖然只用了小半天,仍是冷得不行。
寄春和寄冬服侍褚映玉上了暖炕歇息,怕她再次生病。
只是褚映玉沒想到,她剛到莊子沒幾天,就聽到關于褚惜玉與榮親王世子在昌樂公主舉辦的賞花宴私會的消息。
第27章 暴露
昌樂公主是當今圣人的第一個孩子。
她下降衛國公世子趙奕后, 與駙馬共育有一子兩女。
昌樂公主是個愛花之人,公主府里專門建了一個用來培育花卉的溫室,就算是大冬天, 公主府里仍是鮮花簇錦。
每每培育出什么名貴好看的花,或者花開之時, 昌樂公主都要舉辦賞花宴。
每次公主府舉辦的賞花宴, 京中世家貴族都極給面子,來者甚眾。
其實這樣的賞花宴, 也是京中那些年輕男女難得見面的機會。
曾經不少年輕男女在昌樂公主的賞花宴中看對眼,湊成一對,是以昌樂公主的賞花宴又有相親宴的別稱。
很多家中有適齡未婚配子女的夫人們也喜歡帶著兒女參加昌樂公主的賞花宴,沒準能撈個如意佳婿或者相中個滿意的兒媳婦。
然而,誰也沒想到, 這一次的賞花宴會發生如此大的意外。
作為七皇子未婚妻的長平侯府的二姑娘褚惜玉,居然在昌樂公主的賞花宴上, 與榮親王世子陸子晏私會。
當時不少人都親眼看到, 光天化日之下,兩人居然躲在假山后摟抱在一起。
看到這一幕, 昌樂公主氣炸了。
作為圣人的長女, 她素來極得圣寵, 行事也頗有些霸道, 京里還沒哪個人敢如此落她的面子,在她的宴會上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