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部。
會計李向東,看著面前的蘇文宸,不放心的問道。
“阿宸,你步子邁的也太大了吧!怎么一上來就整了五百多只雞!萬一....。”
話梅說完,但是他真怕蘇文宸一個弄不好,雞群直接染病,到時候可就血本無歸了。
蘇文宸擺了擺手。
“東叔,搞都搞了,說這么多沒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你都忘了嗎?”
一聽這話,李向東立刻翻了個白眼。
“滾一邊去,還地有多大產,你也想嚇死我是吧!”
聽到這話,一段往事涌上李向東的心頭。
他們這一屆大隊領導,當年可都是趕鴨子上架的,因為上一屆大隊班子畝產虛報太多,為了平息眾怒直接全部被換了,不過當初交完公糧,整個大隊也基本都空了。
接著又疊加饑荒,李向東想想那段日子還真是難熬,就是一顆地瓜也得分成三份慢慢吃。
不過好在苦日子終于過去了,現在產的糧食一年比一年多,大隊也慢慢從一開始的養豬場,到現在養雞場。
日子也越來越好,他們大隊這幾年,年年豐產,雖說還沒到吃細糧的地步,可是家家戶戶填飽肚子是沒啥大問題了。
以后說不定真能像宸小子說的一樣,他們大隊的社員,每天都能吃一個蛋呢。
收回思緒。
李向東接過蘇文宸遞過來票據,仔細看了起來。
片刻,發出一聲驚呼。
“成年母雞三塊錢一只?這么便宜啊?”
李向東是了解下蛋母雞的價錢的,因為前面幾天他還真幫蘇文宸,去他媳婦娘家大隊那邊問過。
沒人愿意賣就算了,就算是賣過的,也都是四五塊錢一只。
蘇文宸聽到后,露出一絲笑意的說道。
“這個價格還真沾了姜干事的光,要不然就算我能拿下這批雞,價格也不會太便宜。”
姜梨聽到后連連搖頭。
“李會計,這都是蘇文宸的功勞,我去了那邊什么都沒干,就提供了一個人而已。”
此時她內心真的覺得這都是蘇文宸的功勞。
因為從打聽到的信息,到去了石泉縣之后接觸養雞場,然后了解具體內情之后,又制定計劃借勢,這些可全部都是蘇文宸一手推動。
她真就是充當了一個借勢的工具人而已。
蘇文宸卻直接反駁道。
“姜干事你別謙虛了,你只要站在那里就是功勞了,要不然人家養雞場沒那么好說話。”
李向東無語的看著眼前的兩人。
直接打斷道。
“行了,你們在我面前表功沒用,留著力氣去賀書記面前再表功吧!不過,阿宸你小子還真有點遠見,提前讓賀書記簽了那份文件,現在兩年內不用上繳利潤。”
“賀書記可沒想到咱們一出手,就是五百只雞,要是知道,估計腸子都得悔青了。”
“這兩年下來,咱們養雞場規模不得翻個倍啊!”
蘇文宸聽到這話笑了笑。
翻個倍可不行,他想的是翻十倍,不過這事得慢慢來謀劃,因為光靠他們大隊是養五千只雞是非常艱難的。
李向東作為老會計,入賬速度并不慢。
沒一會兒,就把所有票據整理完畢。
“從石泉養雞場一共購買了一百一十八只成年蛋雞,每只三塊錢,一共三百五十四塊。”
“雞苗四百二十五只,每只三毛錢,一共一百二十七塊五毛錢。”
“從縣百貨大樓購買了十扇玻璃,一共二十三塊錢。”
“全部加起來,一共五百零五塊毛錢,你看下對不對。”
說著,李向東把列好的賬目遞給蘇文宸。
蘇文宸想了想。
“還有我在縣醫院花五毛錢買的室內溫度計,拉玻璃的三毛錢車費!”
“對了,我去縣廢品站買的豬骨還有一塊五呢。”
蘇文宸直接一股腦把能算上的都算上了。
李向東聽到后沒好氣道。
“溫度計和拉玻璃的車費可以,但是豬骨不能算進去,當初說好第一個月產的蛋歸你,那么你喂的飼料自然你自己出錢了,第一個月豬骨的錢大隊可不管。”
“而且不光豬骨的錢,你從大隊倉庫拿的粗玉米面和粗高粱面可都得算錢,要不然可沒法跟社員交代。”
“不過那個溫度計和拉玻璃的車費,加上的話一共五百零五塊八毛。”
“你看一下還有什么問題。”
對于大隊賬目,李向東完全沒有一點徇私的意思。
這是他底線,公是公,私是私,絕對不能混為一談,要不然就可能出問題。
蘇文宸仔細看了一眼總賬目,點點頭道。
“東叔,您不愧是老會計了,我沒問題!”
李向東揮了揮手。
“行了,別拍馬屁了,我這賬目是要給交給公社那邊看的,你要是忘了什么現在說,等我送上去了,到時候想改我也沒辦法了啊。”
蘇文宸擺了擺手,“不用,吃點虧就當我為咱們大隊做貢獻了。”
李向東看著蘇文宸一副不要臉的樣子。
“你小子粘上毛比猴都精,還吃虧呢,沒問題就滾蛋吧!我也要去把賬目交給賀書記過目!”
“那行,東叔你忙,我就先回雞場那邊了。”說完后,蘇文宸就準備離去。
姜梨則適時出聲道,“那蘇文宸你先忙,我正好跟李會計去一趟公社,跟賀書記匯報一下關于知青點建設的問題。”
“行,那東叔,人就交給你了,到時候出了問題,我可直接找你。”
聽到蘇文宸的話。
姜梨臉頰爬上一絲紅暈,她一個大活人能出什么問題,不過他這是在關心我的吧!
就連姜梨自己都沒有察覺。
這幾天的相處,蘇文宸在她心中,已經不知不覺間占據了一定的位置。
李向東自然也看出來了。
姜干事應該對這個臭小子有好感的,要不然姜干事也不會沒事的時候,就跟在這個臭小子的身后轉悠了。
不然,怎么不見姜干事,平時沒事的時候,跟在他李向東屁股后面轉悠。
他李向東,以前也是這十里八鄉有名的俊后生,想當初那些大姑娘也是烏央烏央的來他家說親的。
想到這,李向東摸了摸額頭,那里的發際線已經開始大幅度退后了。
真是,歲月不饒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