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邽的暖陽慷慨地傾灑在廣袤泛黃的草地上,微風悠悠拂過,裹挾著泥土與枯草的獨特氣息,秋末的蕭索氛圍撲面而來。趙充國與虎子、柱子、趙子聲自幼一起長大,幾人志同道合,常常相約練武,騎射、刀術樣樣精通。
這日,他們相約前往秦子坡狩獵。鎮(zhèn)口,四匹駿馬膘肥體壯,昂首嘶鳴,馬蹄刨地,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奔赴獵場。四位少年身著輕便勁裝,腰間佩劍,身姿挺拔,神采奕奕。
就在眾人準備揮鞭啟程時,一陣慌亂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趙充國轉頭望去,只見妹妹趙倩提著裙擺,一路小跑而來。她發(fā)絲凌亂,額前的碎發(fā)被汗水打濕,緊緊貼在緋紅的臉頰上,神色慌張,胸脯劇烈起伏,氣喘吁吁地喊道:“哥哥,聽聞匈奴攻破了雁門、上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現在外面兵荒馬亂,你們萬萬不能去!”
趙充國爽朗地大笑,伸手拍了拍腰間的弓箭,安撫道:“妹妹,放寬心。上邽離雁門遠著呢,匈奴一時半會兒到不了這兒。況且咱們兄弟幾個自幼習武,箭術精湛,正好去練練身手,說不定還能碰上幾個落單的匈奴兵,為邊境百姓出口惡氣!”
趙子聲在一旁連連點頭,興奮得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趙子聲附和:“大哥說得對!” 趙倩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眼中滿是擔憂,雙手下意識地揪著衣角,她太了解哥哥的性子,知道勸不住,只能再三叮囑:“那你們一定要萬事小心,太陽落山前務必回來!”
一行人翻身上馬,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疾馳而去。路旁,不知名的野花在風中瑟瑟發(fā)抖,偶爾可見野兔從草叢中一閃而過。隨著深入秦子坡,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松脂與腐葉混合的獨特氣味。很快,他們來到了秦子坡腹地。這里森林茂密,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陽光艱難地透過層層樹葉的縫隙灑下,在鋪滿落葉的地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宛如一座天然的舞臺。腳下的落葉堆積得足有腳踝深,眾人的馬蹄踩上去,發(fā)出沙沙的聲響,驚起幾只飛鳥,撲棱著翅膀飛向遠方,清脆的鳥鳴聲在寂靜的山林里傳得很遠。
趙充國望著眼前開闊的草地,腦海中浮現出秦始皇在此養(yǎng)馬稱雄的故事,不禁感慨道:“這片草地可不簡單,當年秦始皇就是靠著在這里養(yǎng)出的良馬,組建了強大的騎兵,這才橫掃六國,一統(tǒng)天下。如今匈奴虎視眈眈,妄圖侵犯我大漢疆土,掠奪百姓財物,我們定要守護好這片土地,守護大漢的每一寸山河!”
正說著,一只毛色雪白的小鹿從灌木叢中竄出,靈動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眾人,腦袋還不時左右轉動。虎子眼疾手快,率先搭箭射出,箭矢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劃破長空,卻擦著鹿身而過。小鹿受驚,撒腿狂奔,身影在樹林間快速穿梭,帶起一陣枝葉的晃動。趙充國笑著搖了搖頭,雙腿用力夾緊馬腹,催馬追了上去。他穩(wěn)穩(wěn)搭弓,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緊緊鎖定奔跑的小鹿。利箭如流星般射出,“嗖” 的一聲,精準命中小鹿后腿。小鹿哀鳴一聲,跑了一段距離后倒地。眾人歡呼雀躍,紛紛夸贊:“大哥,好箭法!這箭術,簡直神了!”
大家策馬過去取獵物,遠處傳來一陣救命的喊叫聲,進入眾人的耳膜。趙充國神色一凜,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側耳傾聽。“聲音是從山坳那邊傳來的,咱們悄聲摸過去。” 趙充國壓低聲音說道。大家小心翼翼地前行,只見在山坳里,有十幾個黑衣人,旁邊的篝火上烤著肉,飄出陣陣焦糊味。他們身形彪悍,身著粗布麻衣,腰間別著長刀。馬背上馱著大包小包的財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金銀首飾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更令人憤怒的是,在篝火旁的大樹下,上邽豪右楊崇山家的兩位千金被五花大綁。姐姐楊若雪,年方十六,生得柳眉杏眼,肌膚勝雪,此刻秀眉緊蹙,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妹妹楊若云年方十四,比姐姐小兩歲,模樣更為靈動,平日古靈精怪,此刻卻被嚇得花容失色,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她們雙手被粗繩勒得通紅,一道道勒痕清晰可見,嘴里塞著散發(fā)異味的棉團,只能發(fā)出嗚嗚的呼救聲。兩人拼命扭動身軀,試圖掙脫繩索,卻只是徒勞,精致的衣衫也被扯得破破爛爛。
“這伙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大哥,咱們動手!” 虎子握緊拳頭,指關節(jié)泛白,氣得滿臉通紅,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趙充國抬手示意大家冷靜,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賊人的隊伍,迅速制定戰(zhàn)術:“先別沖動,貿然進攻容易讓賊人狗急跳墻。虎子和我從正面進攻,先遠距離放箭,打亂他們的陣型,壓制住敵人的攻勢,等走近了再用刀劍近身格斗。子聲和柱子,你們從側面迂回進攻,邊射箭邊繞到后面,堵截住他們的退路,一個賊人都不能讓跑了!”
趙充國深吸一口氣,心臟在胸腔里劇烈跳動,既為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感到緊張,又因能為民除害而充滿堅定。他翻身上馬,韁繩一緊,駿馬仰頭發(fā)出一聲高亢的嘶鳴,前蹄高高揚起,濺起一片塵土。眾人緊跟其后,馬蹄踏起陣陣滾滾塵土,仿若出征的將士奔赴戰(zhàn)場。
趙充國一邊騎馬逼近,一邊張弓搭箭,箭矢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冰冷的寒光。“嗖嗖嗖” 三箭如閃電般飛射而出,最前面的三個賊人還沒反應過來,就慘叫著中箭倒地。賊人隊伍瞬間亂作一團,有人驚慌失措地大喊:“有埋伏!” 有人四處張望,試圖尋找攻擊者。趙充國大喝:“狗強盜!你們跑不掉了!乖乖束手就擒!” 一個賊人惱羞成怒,張弓搭箭,利箭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朝趙充國射來。趙充國眼疾手快,身體如靈猿般側身一閃,利箭擦著他的衣角飛過,帶起一陣疾風。他順勢搭箭回射,“噗” 的一聲,賊人躲避不及,胸口插箭,慘叫一聲,捂著傷口在地上痛苦地翻滾。
其他賊人見狀,紛紛拔刀相向,刀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趙充國催馬向前,與賊人展開激烈搏斗。他身姿矯健,在馬背上輾轉騰挪,手中環(huán)首刀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揮刀都帶起一道道凌厲的刀影,空氣中彌漫著令人膽寒的氣息。一個賊人揮舞著大刀,帶著呼呼的風聲朝趙充國砍來,趙充國不慌不忙,身體巧妙地側身避開,反手一刀,刀身劃過一道弧光,精準砍在賊人的手臂上,賊人慘叫一聲,手中的刀 “當啷” 一聲掉落在地,手臂上鮮血汩汩流出。
虎子不甘示弱,揮舞著大刀,與身旁的賊人拼殺。他大喝一聲,一刀劈下,賊人匆忙舉刀抵擋,巨大的力量震得賊人手臂發(fā)麻,腳步也踉蹌后退幾步。此時,子聲和柱子從側面迂回而來,他們一邊射箭,一邊朝賊人后方逼近,箭矢如雨點般射向賊人,又有幾個賊人應聲倒下。一時間,喊殺聲、馬嘶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山林。驚起的飛鳥在天空中慌亂地盤旋,似乎也被這激烈的戰(zhàn)斗所驚嚇。
趙充國瞅準時機,一個箭步跳到為首賊人近前,那賊人頭戴黑色斗笠,滿臉橫肉,目露兇光,揮舞著長刀朝趙充國砍來,刀風呼呼作響。趙充國心中一緊,深知這是場硬仗,但他毫無畏懼之色。他身形如鬼魅般一閃,避開刀鋒,同時一腳帶著風聲踢在賊人的膝蓋上,賊人膝蓋一軟,“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趙充國順勢用刀背狠狠敲在賊人的后頸上,賊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趙充國迅速踩在賊人頭頸上,手中的刀直指賊人咽喉,刀鋒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其他賊人見首領被擒,頓時亂了陣腳,手中的兵器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趙充國大喝:“還不束手就擒!負隅頑抗者,死路一條!” 剩下的賊人紛紛跪地求饒,額頭貼地,身體瑟瑟發(fā)抖。
趙充國:“虎子,收了他們的兵器,柱子,把這個領頭的綁起來。”
虎子迅速將賊人的兵器一一收好;柱子拿起繩子,熟練地將賊頭綁了起來。
趙充國趕忙跑到大樹下,解開楊若雪和楊若云身上的繩索,拿掉她們嘴里的棉團。楊若雪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撲通一聲跪地磕頭:“謝謝大俠救命之恩,若不是你們,我們姐妹倆今日定遭賊人毒手,后果不堪設想。” 楊若云也跟著跪下,聲音帶著哭腔:“是啊,大俠,你們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 趙充國趕忙扶起她們,輕聲安慰道:“沒事了,快快請起,以后出門一定要結伴而行,多加小心。”
他轉頭看向賊人,目光如炬,厲聲質問道:“你們?yōu)楹我鲞@種傷天害理的事?欺負手無寸鐵的百姓,良心何安!” 一個賊人滿臉悲戚,淚水混著塵土滑落,哭訴道:“壯士,我們本是普通牧民,匈奴人殺光了我們的家人,搶走了羊群。為了活下去,才……”
趙充國眉頭緊皺,語氣嚴厲:“匈奴人害了你們,你們更該去報仇,而不是來欺負同樣受苦的百姓!如此行徑,與匈奴強盜何異?” 賊人低下頭,面露羞愧,聲音帶著懊悔:“壯士教訓得是。這次實在是斷了糧,還有兄弟病重,無錢醫(yī)治,才出此下策。我們平日從不搶窮苦人家。”
趙充國思索片刻,說道:“今日暫且饒你們一命,綁起來,押回官府,調查清楚后再做定奪!若再敢為非作歹,定不輕饒!”
趙充國一行人帶著賊人和奪回的財物回到鎮(zhèn)上。消息傳開,百姓們紛紛涌上街頭,歡呼雀躍。楊崇山早已得到消息,帶著一眾家仆匆匆趕來。楊崇山身形魁梧,面龐冷峻,平日在這上邽地界跺跺腳,都能讓地面顫三顫。看到女兒安然無恙,這位向來沉穩(wěn)的豪右眼眶泛紅,快步走到趙充國面前,雙手抱拳,深深作揖:“趙壯士和兄弟幾人,智勇雙全,為民除害,實乃小女的大恩人,更是上邽百姓的大恩人!若不是你們,小女恐怕…… 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日后但有吩咐,我楊崇山定當全力以赴!”
經此一役,趙充國在當地聲名遠揚。上邽縣令特意召見趙充國,對他的英勇行為予以表彰,并鼓勵他繼續(xù)為保衛(wèi)百姓、守護大漢貢獻力量。趙充國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他望著周圍百姓的笑臉,深知這份榮譽不僅是對自己的認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暗暗發(fā)誓,日后定要苦練本領,守護上邽百姓的安寧,守護大漢的每一寸土地,絕不讓百姓再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