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廚驚喜的走進來,將手里的糕點,呈到大皇子面前,“殿下,您嘗嘗,是不是這個味道?”
大皇子捻起一塊,先塞到了昭昭的手里,昭昭張開嘴,咬了一小口,她笑瞇了眼睛,好吃!
大皇子再次拿起一塊,放進嘴里,熟悉的味道,讓他瞇了瞇眼。
裴老夫人看著兩人十分相像的模樣,腦海里有什么東西飛快的閃過,她沒有抓住。
“是這個味道!”大皇子點頭。
御廚眼里很困惑,“殿下,奴才剛才看了,廚娘所做的步驟,和宮里的時候,一模一樣。”
大皇子露出錯愕,他沒有看見,懷里的昭昭在偷偷的樂。
廚娘的步驟當然一樣,可是,將軍府的水,可是獨一無二哦!
昭昭拿著手里的糕點,去逗懷里的白貓,白貓聞了一下,也開始吃起來。
裴子燁見狀,擔心昭昭弄臟了大皇子的衣裳,他示意昭昭趕緊下來。
一旁的御廚不服氣,“殿下,奴才再去學!”
“你留下來,學會了再回宮。”大皇子說完,看向老夫人。
“給府上添麻煩了。本王還有事,先行一步。”
老夫人樂呵呵,“不麻煩不麻煩!子燁,你替祖母送送殿下!”
大皇子剛離開沒有多久,裴將軍就帶著李太醫回來了。
因為廚娘被借進了宮里,所以最近府里沒有做糕點,李太醫天天都追著裴將軍要。
裴將軍講明了原因,并且準備將荷包還給李太醫,可是李太醫不干。
“下官給了你銀子,自然只要糕點,裴將軍你怎么能言而無信呢?無論如何,裴將軍你都要履行承諾才對!”
裴將軍沒有想到李太醫竟然如此賴皮,只認定要糕點,他只有同意讓府里的其他廚娘給他做一份。
可是李太醫又說不放心,擔心裴將軍是敷衍他,非要跟著一起回府,今日他就要拿到糕點。
裴將軍看著像狗皮膏藥一樣的李太醫,沒有辦法,只有讓他一路跟著回府。
他不知道的是,李太醫那日回府,一時嘴快,將糕點的事情說了出來,他的妻子一聽,孫兒的胃口有救了,立刻就催著他趕緊買回去。
李太醫滿口答應,過兩日就能拿到,可是,裴將軍卻說,廚娘進宮了。
李太醫的妻子一聽就急了,如果會做糕點的廚娘進宮了,那他們的孫子怎么辦?
于是,她勒令李太醫一定要想辦法,無論如何,今日都要拿到糕點,要不然,就不準他進門。
所以,李太醫這才扭著裴將軍,看能不能拿到一樣的糕點,他也想過,實在不行,只有厚著臉皮,求到皇帝那里去,讓御廚勻一部分給他。
裴將軍帶著李太醫,先去老夫人那里請安,剛走進院子,李太醫就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他拋下裴將軍,一個箭步,就向廚房沖去,裴將軍趕緊跟在后面追了過去。
小廚房里,御廚正忙得滿頭大汗,而一旁的廚娘正在指點他,灶上的蒸籠里,正往外面冒著香氣。
李太醫沖到蒸籠面前,使勁的吸了一口氣,“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個味道!太好了!”
說完,他不高興的看向裴將軍,“裴將軍,你這就不厚道了,明明廚娘就在府里,你卻說她進宮了?”
裴將軍看向廚娘,廚娘急忙過來行了禮。
“奴婢進宮做的糕點味道不一樣,奴婢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藏私,所以回府重新做了一次,現在御廚大人在學。”
李太醫這才注意到,一旁正忙碌不停的人,正是宮里的御廚,他的眼睛轉了轉。
“裴將軍,老夫可是先付了款的,這一蒸籠的糕點,應該都給老夫。”
御廚急忙放下手里的灰面,“李太醫,這蒸籠里的可是四皇子要的!”
李太醫翻了一個白眼,“你傻不傻?你這不是正在學嗎?等你學會了,親手做上一蒸籠給四皇子送去,功勞豈不是你一個人的?”
御廚露出頓悟的表情,他沖著李太醫鞠了一躬,“多謝李太醫指點!”
李太醫隨意的揮了揮手,“不用謝,你趕緊忙去吧!”
御廚干勁十足的就去研究面團去了,李太醫急忙指揮廚娘,將這個蒸籠里的糕點,都給他包起來。
裴將軍看著對著廚娘指手畫腳的李太醫,他有種土匪進了府的錯覺。
這籠糕點,本來就是廚娘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藏私試做的,所以并不太多,也就十來塊的模樣。
廚娘用油紙給全部包好,又用繩子給捆好,李太醫如同珍寶一樣抱在懷里。
“裴將軍,這糕點要趁熱吃才最好吃,老夫先回府了,至于老夫人那里,改天老夫再來拜訪!”
李太醫說完,也不等裴將軍回話,拔腿就往外走,好像生怕裴將軍會將他留下來。
裴將軍倒是暗自松了一口氣,這幾日,他被李太醫纏得不行,終于送走了,他才不會開口挽留。
最先離開將軍府的王允錚,回到了侯府。
和將軍府的不同,門口沒有可愛的妹妹,等他回家。
王允錚有氣無力的走去王夫人的院子,看見屋里站著好幾個鋪子里的伙計,他們手里的托盤上,放著各式各樣的時新首飾。
“青青,你看這個怎么樣?聽說這個叫雞血石,很罕見!”王夫人舉起手里的一塊石頭,示意青青過去看。
雞血石?王允錚心里一動,他記得趙洵腰間有一塊配飾就是雞血石,聽說花了一千兩。
王允錚湊過去看,果然,和趙洵那塊,是一樣的。
“這個多少銀子?”他開口問。
“錚兒,你怎么又回來這么晚?”王夫人有些不滿,侯爺對著兒子的晚歸,頗有微詞,她說過兒子很多次了,可是兒子總是不聽。
王允錚沒有回答母親的問話,而是看向端著首飾的伙計。
伙計露出討好的笑容,“公子,這是我們店里才到的新貨,全城唯一的一塊雞血石,你看這成色,絕對是上品!”
王允錚壓抑著怒火,“我問你!究竟要多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