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此。”
眾將渾身一震,剛有人想要追問,就被潘將軍用眼神制止了。
北極驅邪院是天曹裁決之果,主要職責為批斷鬼神罪犯,輔正驅邪,聽起來像個天庭的內部監管機構。
但實際上,它是名副其實的九天兵府!
《太上天壇玉格》有云:“凡曰鬼者,不必幽魂冥爽,祠廟之不系天職者,皆鬼耳。”
翻譯過來就是,鬼神并非專指幽冥之鬼,那些未獲天庭正式委任的。
不管是何方神圣,只要享受祭祀,在天庭眼中全都是鬼,全都在北極驅邪院的管理范疇!
在潘將軍看來,北極驅邪院法官出現在三界之外,所代表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何況眼前還是一位掌九泉號令,行肅殺重憲,隨時可以調動酆都全臺將吏和六洞主宮大魔王的黑律法官!
想到這里,潘將軍強行止住了念頭,沒敢繼續想下去。
此事可能關乎天曹機密,絕非是他們區區考召院十將能夠隨意猜測的。
此時在潘將軍眼中,陳年哪里是一個法官,完全就是北極驅邪院的先鋒軍總司令!
潘將軍穩住心神,低下頭不敢注視陳年的眼睛,恭聲回答道:
“末將等奉令捉邪,中途發現,隨著跟法官的距離變遠,吾等受到的排斥愈強。”
“若是執意前行,只怕是中途就會直接折回酆都。非是吾等逆令,實在是無能為力,還請法官責罰!”
中途折返,對在場諸將同樣不是小事,若是力戰不勝,他們還能申明御史增兵。
但中途折返,若不能說明緣由,等同逆令!
陳年聞言眉頭一皺,諸將不能遠行,此事倒是出乎他的預料。
不過想想也是,若非如此,依驅邪院對待邪祟的態度,酆都將吏早就全臺出動,清掃天下了。
此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在潘將軍眼中,儼然就是那個應該清掃天下的先鋒軍總司令。
明白了問題所在,陳年沒有繼續糾結,他淡淡的回道:
“無妨,此界之道有異,不比其他,非你等之過。”
不得妄言人鬼喜怒,是黑律威嚴所在,并非是他真的不通人情。
潘將軍聽到陳年的回話,心間一松,不過他還是猶豫了一下問道:
“可西臺魏御史那里…”
“西臺魏御史那里,你如實稟告即可,就說貧道行專征之權,許便宜行事。”
“專征之權?!!”
這下不僅是潘將軍,連其余諸將都反應了過來,俱是滿臉驚駭,同時眼中帶隱隱透露著一股興奮之色。
北極驅邪院專征之權,乃是大天尊特許,許先斬后奏,便宜行事。
特別是潘將軍,這四個字更讓他堅定了自己的猜測,看向陳年的眼神更是火熱無比!
天庭雖然有《太上天壇玉格》等各類儀格,遷轉功勞明晰。
但奈何天庭治下,法度齊全,偶有妖孽作亂,也不過是疥癬之疾,平日根本無功可立!
三界之外,對于酆都諸將來說,代表的是無數立功機會!
陳年看著面前情緒激動的酆都諸將,心中有些詫異,不知道他們在激動些什么。
不過,他還是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柯將軍,可能找出那妖孽的具體位置?”
柯將軍聞言上前一步,雙手捧著那道尚未消散的羅仙氣息回道:
“法官見諒,末將擅長的乃是追蹤、截路之法,只能循炁追蹤,大概知道實在東方,但無法推算出那妖孽的具體位置。”
“不過末將方才見法官施展圓光之術,或許可以此氣息為引,尋得那妖孽位置。”
陳年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隨手將那氣息重新收入葫蘆之中,同時從葫蘆中扯出十數道陰魂道:
“此間事了,諸將可回酆都復命。”
“此乃犯律之鬼,當依上清律治罪,但此界特殊,既無天獄又無酆都獄,流于他方又恐為患。便由諸將移東岳查辦。”
諸將見此,頓時眉開眼笑,忙不遲疑的將陰魂收押起來,躬身告退。
將陰魂移送東岳,雖然不算什么功勞。
但至少表明眼前的法官會按章行事,不會越過上清律及玉格,怒檢黑律。
日后若有差遣,心中至少有底。
見諸將返回酆都,陳年重新將九泉號令收入令袋之中,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九泉號令高懸,讓陳年始終有一種在被祖師注視著的感覺。
就像考試時被班主任全程盯著一般,渾身哪哪都不自在,神經一直處于緊繃狀態。
陳年活動了一下僵硬的面部肌肉,思索著柯將軍所說的方法。
這方法其實他之前也想過,不過因為羅仙殘存氣息太過微弱,他先前并沒有太大把握。
既然柯將軍有同樣的想法,那說明此法應該可行。
陳年盯著三清鈴所化的那口巨鐘沉吟了一會兒,將驅邪院印從懷中取出。
同時揮手從廟中招出兩匹黃布和竹棍,將之化作一套令旗,在周圍布了一道旗門陣。
陳年將印懸于旗上,腳踏罡步,手掐罩訣,沉聲念道:
“四天閉塞,八面黑風。上徹天河,下壘九陰!...黑律**,黑風大罩,起!”
剎那間,廟內黑風四起,如同一頂罩子,將陳年連同杖印籠罩其中,完全與外界隔絕。
黑風大罩咒,雖然名字樸實無華,卻系天獄之防護!黑風一起,便是四時昏昧,因果顛倒。
真正集封禁、防護、遮掩天機為一體的大咒。
也是陳年敢讓諸將返回酆都,獨自追蹤羅仙蹤跡的最大依仗!
黑風罩定,陳年伸手一捻,將那縷羅仙氣息從葫蘆中扯出。
他指念氣息虛空一劃,一道圓光頓時出現。
畫面中,先是出現了一個暗室,暗室之中擺著一尊羅仙神像,并無人在場。
隨后圓光術中的畫面,開始迅速拉近,如同透視一般直入神像內部封禁,朝著羅仙氣息追蹤而去!
那氣息飄忽不定,帶著圓光術中的畫面穿山越嶺,不停的在各地穿梭。
農家、富戶、米行酒肆、廟宇高堂,甚至于不見天日的暗室、販夫走卒的行囊,不斷的在畫面中顯現。
但不管畫面怎么變,每一次定格,在最中央的總是那尊慈眉善目的神像!
畫面足足閃爍了半刻鐘,才最終被定格在了一座講堂之中。
講堂并不大,下面坐了有二三十個學子。
臺上,一位形相清癯、豐姿雋爽的中年文士,單手持卷,正在講學。
看著畫面中央毫無察覺的中年文士,陳年靈機一動,影帝上身,發出一聲輕笑,開口道:
“你就是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