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了旨意了,讓熙寧長公主從北地回來了。
應該一個月內就到京城。”福親王說道。
老王妃和幾個兒媳都是一愣。
“長公主要回來了?這……是有什么事情嗎?宮里出什么事了?”老王妃趕緊問道。
實在是這位和太子一母同胞的長公主行事過于另類,從小就喜舞刀弄槍。
和溫文爾雅的太子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剛滿八歲就被駐守北地的平安公主帶到北地去了,這一去就是十多年。
每年只在團圓節回來,其他時候都在北地。
“嗯,你們不想想,熙寧長公主今年多大了?
要是一直在北地待著,估計陛下和皇后都要愁白了頭。
科舉三年一次,難得今年會試的時候,那些成績好的 都是年輕才俊。
陛下估計有著給熙寧長公主招個駙馬的打算。
要不然,怎么會在這個不年不節,沒有大事情的時候讓熙寧長公主回來?”福親王說道。
大家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長公主身份高貴,雖然不管嫁誰都是低嫁,但總要找個她看的順眼的吧!
這么多年來,長公主對京里那些勛貴家的兒郎們一個都看不上,天家可不就要在科舉的這些學子里面挑了?
也許里面就有長公主看的順眼的呢?
一方面,這些年天家重武,忽略了文臣。
將最愛的長公主下嫁給狀元或者榜眼探花什么的,這不就是籠絡文臣最好的辦法嗎?
還有,這屆的舉子們年輕,好調教,身后家族勢力的掣肘少,將來必定是朝堂上的中堅力量。
“長公主下嫁,她看上誰,誰就是狀元。”老王妃突然說道。
福親王點頭。
“所以,我說輪不到我們挑。
你們想想啊,除了熙寧長公主之外,沈相的千金也到年齡了。
原本我以為陛下會為鎮海王家的和安郡主挑一個的。
誰知道沈府做媒,和安郡主嫁到了錢老尚書家里。
現在還有平寧公主家的福順郡主呢,那可也是陛下和皇后心尖上的人。
這一個個的身份擺出來,哪一個不比昌平的身份高貴。”福親王問道。
老王妃和幾個兒媳都不說話了。
的確,這幾個主兒,哪一個不比昌平身份高貴?
說白了,昌平的生母是姨娘所生的,出生后被抱到老王妃身邊養著的。
昌平生母身子不好,生下昌平后沒過兩年就離世了,老王爺心疼這個外孫女,這才把人接到王府,讓老王妃和三個兒媳親自照看。
因著怕別人說三道四的,福親王還舍了老臉進宮求了蕭武帝。
給原本不可能有封號的昌平求來個郡主的封號。
“那……長公主不會看上那個蘇經魁吧!
昌平可是偷偷看過那個蘇經魁,好像還挺滿意的。
這……”老王妃有點慌了。
福親王卻擺手。
“放心吧!那幾位主是不會看上蘇經魁的。
我聽說蘇經魁是跟著母親生活的,她母親和夫家和離了。
他的家世幫不了他任何,那幾位主可不會看上這么號人。
不過……那個蘇經魁是姑蘇的是不是?
葉家的祖宅也在姑蘇……
老七!”福親王突然沖著外面叫了一聲。
“屬下在!”一個護衛立刻進來了。
“你即刻出發去姑蘇,到了那里后,好好打聽一下這個蘇經魁。
按理說,他是從姑蘇出來的,又是江南的解元,葉家是姑蘇第一豪富之家,不可能沒有交集。
你去把事情打聽清楚了。
記住,要是沒有頭緒的話,就去姑蘇的春不晚探探消息。
那里的消息是最全的。”福親王正色說道。
護衛答應下來后轉身就走。
“王爺……”老王妃有點擔心的看著福親王。
“多打聽一些總歸是好事,畢竟昌平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婚姻大事不可有任何疏忽。
這點是我疏忽了,光看著那個小子皮相不錯了。”福親王說道。
……
接下來的三天,葉家每天都是貴客不斷。
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葉家秉承上門就是貴客的禮數,都是笑臉相待。
后來李氏悄悄統計了一下,京城是那些有名號的人家,來了四分之三都多。
剩下沒來的多數都是一些所謂的老學究一派的人。
他們這些人覺得給一個商戶送添妝,有**份……
李氏高興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沈老夫人走的這一遭,這可是真的幫葉婉書把把身板立的正正的了。
在幫著葉婉書梳理清這些來添妝的人家后,李氏還把葉辭書和葉秀書拎到身邊叮囑了一番。
“都學著點,以后你們都會用得著的。”
葉辭書和葉婉書一反常態的拼命點頭。
放心,她們肯定會注意的。
之前兩人還都有點抵觸那些人在她們面前嘀咕,將來要找什么樣的人家。
現在她們倆是一點都不抵觸了。
沖著把京城葉家的庫房擺的滿滿當當的那些嫁妝她們也不應該抵觸啊!
特別是葉秀書。
每次跟著李氏一起查看葉婉書的嫁妝的時候,她總在想,這么多的嫁妝啊!
換成銀子得有多少啊!那不就是金山銀山嗎?
要是自己拿了這么多的獎狀嫁人了,然后嫁的那個人早早的就起西天了……
那日子簡直不要太爽啊……
……
三月二十六這天,葉家老太爺帶著剩余的葉家人到達了京城。
姑蘇只留下了有了身孕,不適合長途奔波的葉三夫人管家。
葉寧書也沒有來,家里兩個老先生在教她怎么看賬本……
三月二十七這天,艷陽高照,整個京城都春意盎然。
葉家的宅子,都被新換的紅綢裝飾著。
正門大開,一抬抬的嫁妝已經都擺在了院子里。
一個個穿著新衣,精神抖擻的年輕伙計身上也綁著紅綢,喜氣洋洋的站在那里。
葉家周圍也早就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今天是葉家發送嫁妝的日子。
葉家的皇商,還是大渝第一豪富之家。
今天出嫁的還是這一輩里面第一個出嫁的長女,嫁妝肯定豐厚。
大家都抱著開開眼界的心態跑過來看熱鬧。
隨著吉時一到,兩個伙計抬著第一抬嫁妝邁出了葉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