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蘇兄喬遷之喜,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蘇兄,恭喜了,以后我們可就多一個秉燭夜談的地方了。”
“蘇兄有此佳地,日夜苦讀,明年定能摘得桂冠。”
……
一個個公子舉子們像是約好了一樣,一起聚在了蘇孝生新搬來的秋桂軒。
原本蘇孝生也不想這么高調(diào)的。
但架不住身邊的同窗,還有那些公子們的攛掇。
加上蘇夫人也說,這些都是他以后的人脈助力,都要好好維護。
既然是解元了,就要有做好一切的準(zhǔn)備。
于是,蘇孝生就親自寫了帖子給他認為交好的人都發(fā)了出去。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他還特意給住在春不晚的寧王二公子蕭若麟送去了一份。
他倒是想送給寧王世子呢!
但寧王世子在看完春不晚斗茶之后,第二天就離開姑蘇回金陵去了。
好在那個寧王二公子對他態(tài)度還不錯,蘇孝生倒是沒怎么失落。
不過,讓蘇家母子意外的是,寧王二公子的隨從說他沒空,但卻送來了一份恭喜他喬遷的賀禮。
一套文房四寶……
“雖說文房四寶普通了一點,但是這要看送禮的人是誰。
寧王二公子送的這份禮……很好!
這是督促你一定要在明年的會試中拿下好成績呢!”
蘇夫人認真看了好一會兒那份文房四寶,最后才得出這個結(jié)論。
蘇孝生聽了直點頭。
蘇夫人也是將新宅子逛了很多次。
她不由得贊嘆,葉家確實豪富。
即使將來這婚退不了,那是不是也能把這個宅子當(dāng)做是那個丫頭的陪嫁給送過來。
儼然,她已經(jīng)把這個宅子當(dāng)成了他們母子的囊中物……
所以,對于蘇孝生說的辦一個喬遷宴,和同窗們一起把酒言歡,她也大力支持。
反正一切事務(wù)都有葉家的仆婦們操持,他們只需要動動嘴即可。
蘇孝生一身的新衣,滿面春風(fēng),熱情的招待著每一個來道賀的公子和舉子們。
道賀的人也沒有空著手,多多少少的都送了賀禮來。
擺件,字畫,還有送孤本的……
蘇孝生呢,也都讓身邊的蘇阿三一一都記了下來。
當(dāng)大家看到擺在最顯眼地方的寧王二公子送來的賀禮后,大家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宴席擺在秋桂軒的園子里。
小橋流水,假山奇石映著兩桌酒席。
書生們邊喝酒邊作詩,讓伺候的那些仆人們都不敢過來打擾。
酒過三巡,同樣也是今年中舉的柳舉子突然攬著蘇孝生的肩膀笑了笑。
“蘇兄,我們酒喝了,詩也做了,這么好的園子我們也逛了。
是不是該給我們看點好東西了。”
蘇孝生一愣,不知道柳舉子說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蘇兄,我們剛剛路過你那個大書房的時候,可看到書房的墻上掛著不少字畫呢!
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大家的手筆。
怎么?不舍得給大家看看嗎?
我們就是賞鑒一下,過過眼癮,肯定不會損壞那些字畫的。”另一個公子吳舉子也跟著說道。
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
他們剛剛逛園子的時候,可都看到書房的墻上掛滿了字畫的。
葉家是皇商,什么好東西沒有?
葉老太爺附庸風(fēng)雅,經(jīng)常大手筆的買一些大家的字畫,滿姑蘇城誰不知道?
那些書畫館和博古軒的掌柜們,只要手里有好貨了,第一個就是往葉家送。
蘇孝生是葉家未來的孫女婿,這些東西肯定不會少的。
蘇孝生被大家這么一說,不由得也就點了點頭。
就這樣,一大群人也不作詩飲酒了,都擁著蘇孝生往書房走去。
秋桂軒的書房很大。
是蘇孝生在葉家住的時候的那個書房的三倍大。
大家一進屋,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張大大的紫檀木的書桌。
書桌上上好的筆墨紙硯,筆洗筆架,還有一個翠綠的玉制香爐。
里面的香片是他們從來都沒有聞過的。
在書桌的另一邊是一個大大的博古架。
上面放著一些精巧的擺件,不是碧玉就是奇石或者珍貴的烏木制品。
哪一樣拿出去,放在市面上都價值千金以上。
這些舉子們一邊看一邊酸。
蘇孝生現(xiàn)在還不是葉家的孫女婿呢,就住了這么大的園子,還用了這么好的東西……
“蘇兄,你真的好福氣啊!”有人忍不住酸了一句。
蘇孝生沒說話,只是領(lǐng)著大家看墻上的那些字畫。
第一個起哄的柳舉子在看到第一幅字的時候就驚呼出聲。
“這……這是梧桐書院老山長秦大儒的字?”
大家一聽,立刻都圍過來看。
梧桐書院是北方最大也最負盛名的一個書院。
朝廷里有三分之一的官員都在梧桐書院進學(xué)過。
開山的老山長更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下來的大渝第一言官上官老大人的恩師。
而上官老大人家里就是天家的外家,也是文官中的清流……
秦大儒的字……一字千金,非常難得!
“我看看……這是蓮花印記,還有著秦大儒的私印。
這紙……也是進貢的上好龍紋宣紙。
對啊,秦大儒可也是先帝的恩師啊,先帝賞賜龍紋宣紙也正常……”
所有人都湊了過來。
他們都很驚訝,葉家怎么會拿出這么好的東西放在書房的。
這里的每一樣,不管是字還是畫,都是精品,還都是真品。
“這是韓大家的墨竹吧!蒼穹有勁,傲骨不屈……”
“這是梅大家的冬雪臘梅圖,你們聞聞,是不是真的能聞到一絲絲的臘梅特有的香氣……”
“還有這個,你們看,這可是工藝大手魯大師做的倒流香。
天啊,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這些人每說一句,蘇孝生臉上的笑容就更多一分。
滿屋子都是讀書人最愛的東西,誰的心情能不好……
一直到半夜,這些書生舉子還有公子們還在賞鑒著這些書畫。
……
從這一天之后,蘇孝生的應(yīng)酬突然就多了起來。
不是今天有詩會,就是明天有茶會。
或者后天是揚州萬花樓的一個花魁來姑蘇賞楓葉,暫住醉香樓,大家一起去聽琴說話。
蘇孝生從來都沒想過,原來中了解元后的日子會這么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