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人,您什么意思?”葉辭書平靜的看著白大人。
“老夫的意思你小小年紀,心思卻如此深。
還萬民書?這是找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寫了一些昧著良心的吹噓之詞吧!
在老夫面前玩這種小把戲,葉算師,你還是太年輕了。”白大人冷哼道。
“昧著良心的吹噓之詞?白大人,說話是要負責任的。
你的意思是這本冊子上的話都是假話了?”葉辭書繼續追問。
“胡言亂語,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詞,也敢拿出來顯擺。”白大人看都不看葉辭書。
朝堂百官聽著葉辭書所說萬民書,心里想的都是,這個丫頭嘴皮子可以,但過于急功近利了。
找人給安邦侯說情,也要悠著點啊!
冷不丁的找了那么多人給安邦侯說話,這不是太假了一點嗎?
雖說以前也有當官的收到什么萬民傘啊,萬民書什么的,但那東西在拿出來的時候,也是要有人配合的。
看看,現在好好的形勢一下子就被動了。
葉辭書一點都不慌,還是將那份萬民書名冊高舉過頂。
“請陛下御覽!”
蕭武帝點點頭,太子正要親自去拿,卻被沈相搶了先。
“陛下,要臣先念一遍嗎?”沈相問道。
蕭武帝點了點頭。
沈相這才打開那本萬民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江南眾民叩請圣安。
得圣上垂憐,皇恩浩蕩,江南民眾大仇得報,百姓喜極而涕,于江南之地遙祝我皇龍體安康,福壽雙全。
原河道總督米亦寧魚肉百姓,殘害良民,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幸吾皇明察秋毫,降下天使為民解憂。
江南民眾無以回報,當日日祈禱吾皇萬壽無疆,千秋永固。
祈禱我大渝國力昌盛,萬邦來朝。
江南萬民叩謝圣恩!
陛下,下面就是江南民眾各自的名字,還有戶籍所在,每人都摁了手印。
看這手印,有成年男子,也有女子,還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沈相平靜的說道。
“陛下,萬民書上所有人員皆可查證。
欺君之罪微臣不敢的。”葉辭書又磕了下去。
“你快起來吧!這么一會兒的功夫跪了又跪的。
胡周全,把那萬民書給朕拿過來。”蕭武帝心情不錯。
胡周全立刻下去把沈相手里的萬民書拿了上來。
蕭武帝打開一看,立刻就摸著胡須笑了。
當了皇帝這么多年來,他還是第一次收到這樣的萬民書呢!
嗯,小十二那個家伙眼光果然不錯……
蕭武帝看著萬民書正高興,已經站起來的葉辭書卻向那個白大人開炮了。
“白大人,你剛剛說的什么?
我呈給陛下的是什么?
昧著良心的吹噓之詞,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詞?
你就是這么看江南百姓的忠君之情嗎?
果然啊,心臟了,看什么都是臟的。
自己平時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看誰都是這樣的 人。
白大人,你這種人真虛偽,不配在翰林院那樣高貴的地方,更不配成為大渝學子的榜樣。
在你的眼里,忠君愛國成了昧著良心,溜須拍馬了?白大人,你難為師表!”葉辭書大聲說道。
白大人在聽到沈相念的第一句的時候就已經慌了。
他沒想到這本萬民書居然是寫給陛下的,不是給安邦侯說情的……
“陛下!老臣糊涂,冒犯了……”
“你是老糊涂了!葉算師有句話說得對啊!心臟了,看什么都臟。
你平時也寫了不少歌功頌德的錦繡文章。
看來啊,你那些文章也都是些吹噓之詞了!”蕭武帝淡淡說道。
“陛下……”白大人立刻磕了下去。
“好了,你年齡也不小了,該回去頤養天年了。”蕭武帝擺擺手。
兩個禁軍立刻進來把白大人拖了出去……
“陛下,白大人有錯,但是按照規矩……”古大人一見同僚被帶了下去,立刻上前。
葉辭書好不容易弄下去一個,怎么可能放棄呢!
“古大人?什么是規矩?大渝自立國以來所有的天家就一個規矩,那就是讓大渝的百姓脫離苦海,讓大渝強盛起來。
還有,古大人說的規矩什么的我不懂,也不明白。
但我覺得每個人心里都一本賬吧!
我心里的賬是每個人做到問心無愧。
安邦侯心里的賬是忠君愛國,為陛下排憂解難。
安邦侯不知道在金陵殺米亦寧是什么后果嗎?
他知道,他知道殺了那么一個有背景之人會給自己帶來什么。
但是他還是那么做了,他知道那么做才是對陛下好,對大渝好,對大渝的百姓好。
這是安邦侯心里的賬。
陛下心里也有一本賬,陛下心里的賬是怎么讓大渝更加強盛起來,讓百姓能安居樂業,永遠不受外族侵擾,這是一本大帳,我們都望塵莫及的大帳。
而古大人你心里的賬是什么呢!
你在知道安邦侯在金陵殺了米亦寧之后,你沒有為江南的百姓想,沒有為大渝的基業想,也沒有為憂國憂民的陛下想。
你想的是終于給你一個露臉的機會了,你要通過這次事情來顯示你對禮法祖制的精通,顯示你重禮法。
你想通過這次機會來展示自己,古大人,這是你心里的賬,一本自私自利的小賬。
你總是站在禮法的高度去指責別人,卻永遠看不到自己其實就是一個不折不扣擅長鉆營的小人。”葉辭書正色說道。
古大人……
“噗!”的一聲,古大人吐出一口鮮血出來。
隨著一陣驚呼,兩個侍衛進來把古大人抬了出去。
蕭武帝,太子,還有躲在暗處一直看的十二爺……
厲害啊!這嘴皮子活生生氣暈一個啊!
大家都驚訝的看著葉辭書,這個丫頭……
“葉算師還真是牙尖嘴利不遑多讓啊!”之前的韓大學士突然冷笑著站出來。
形勢越來越好,葉辭書怎么會把韓大學士放在眼里。
“怎么?韓大學士,我說的不對嗎?
你們所質疑的不就是米亦寧該不該殺?該不該在金陵殺嗎?
那好,韓大學士,你來說說看,米亦寧不該殺嗎?不該在金陵殺嗎?”葉辭書問道。
不等韓大學士想好怎么回答,一個意料外的身影突然走了出來。
“陛下,葉算師說的很對,米亦寧該殺!也必須在金陵殺!安邦侯做的很對。
安邦侯的行為不止是維護了律法的尊嚴,更是維護了民心,維護了陛下。”
所有人都吃驚的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男子。
大渝立國后最年輕的狀元衛千臨!
所有人都沒想到衛千臨會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