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回在西南越干越順手。
不出半年時間,不管是當地的住民還是駐軍,都覺得葉景回這小子肯定是扮豬吃老虎。
面上看著好像年輕,好說話,其實做出來的 事情還真讓人覺得滴水不漏。
他牢記蕭武帝和祖父的話,一定要好好干,能不能干出點東西來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定要好好干活,態度很重要,旗幟很重要。
至于自己是不是當官那塊料,那也要先當了再說,這是葉家老太爺和葉景回說的……
剛到西南,葉景回先是幫著百姓們把家里弄的那些山珍都賣了出去。
百姓們高興的不行。
原來他們在山上挖著用來果腹的那些東西真的能賣個好價錢啊!
一斤的干菇能換二兩銀子呢……
二兩銀子夠買多少填飽肚子的白面和稻米的啊!
大家都想著,以后一定在山上多挖,也要多種那些東西,要做成長久的生意。
京里的貴人們都愛吃呢!不能委屈了京里的貴人們是不是?
最關鍵的是,也不能委屈了貴人們的銀子啊!
再然后葉景回就發現了,西南的百姓們日子不好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路不好走。
從山里出來,府城到府城之間,到下面的各個縣和鎮子都要有條好路才行。
目前來說,只有府城之間有官道。
其他的路……都是百姓們自己用腳走出來的。
要是遇上個陰雨連綿的天氣……呵呵,那是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這也是為什么山里的百姓們不愿意出門的原因。
走了那么遠的山路,想賣點東西卻賣不上價格來,大家都不樂意。
現在山里的百姓們有事情干了。
不止是在山里種東西,挖東西,還可以去玲瓏鎮那里干活。
大家能掙銀子的地方多了,肯定日子就好過啊!
但是……
現在的前提得是要有條好點的路啊!
總不能出去一趟就壞一雙鞋子吧!
再說了,出去一趟能不能掙到一雙鞋子錢還不知道呢!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修路!
既然要修路,那就要有大把的銀子。
至于人力……麒麟府的百姓多著呢,只要有銀子肯定能把路修好的。
開始的時候,葉景回想的也是要不要動用手里祖父給的印信,從葉家的錢莊里弄點銀子出來。
但后來一想,葉景回覺得不好。
第一次還行,那以后自己遇到事情了,總不能一直用自家錢莊的銀子吧!
雖然葉家很有錢,祖父和祖母為了自己能在這邊順利當差也說了,只要能用銀子解決,那就不用發愁。
但自己不能總是這樣啊,這不是給下面的弟弟妹妹們做了一個不好的表率嗎?
不行,自己一定要想想其他的辦法,從其他地方弄點銀子來……
很快,葉景回就把主意打到了蕭武帝給的那份名單上。
葉景回很認真的研究了一下那個名單。
當初陛下把這份名單給他的時候說了,這是西南十三家勛貴的名單。
為什么會給這份名單呢?
因為這十三家勛貴占了朝廷的便宜,蕭武帝讓葉景回看著用……
葉景回立刻決定把這十三家勛貴用起來。
他給這十三家勛貴擺了個鴻門宴……
十三家勛貴有火也不敢發,畢竟葉景回拿出來的東西就是他們當初侵占軍田的證據。
他們知道,這是京里的那位準備讓他們拔毛了。
就在他們準備著要被宰一刀的時候,葉景回說的話讓大家嚇了一跳。
“請各位老爺們也為麒麟府做點貢獻。
三五千的銀子不嫌多,三五百的也不嫌少。
陛下說了,這是大家自愿的事情,畢竟在西南這里,還是大家待的時間長。”
這些勛貴們一聽,心思立刻就活絡了。
哦,自愿啊!
那自己能捐的多,也能捐的少點。
雖然大家都是勛貴,但是也不是每家都那么富裕的嘛!
有些人家看著場面挺大的,但內里也沒多少銀子,或者說銀子都有用處了,暫時挪不開……
就這樣,大家現場立刻認捐。
最多的談家認捐了五千兩銀子。
沒辦法啊,自從西南事發之后,談家的老太爺是吃不好睡不香的,就擔心京里那位把自家給抄了。
現在有地方表忠心了,那不得好好表示一下啊!
于是,談家大爺立刻認捐五千兩銀子資助葉景回給大家修路。
其他家呢,有捐一千的,也有捐捐兩千的,八百的!
最少的一家捐了八十兩銀子。
那家捐八十的冷家,聽說家里曾經有個姑奶奶是太祖的一個妃子……
葉景回也不生氣,大家捐多少就拿多少。
他在收到銀子的時候,還像模像樣的給大家寫了收據,蓋了自己的官印。
這一次,葉景回弄到了一萬八千零八十兩銀子。
他一邊讓衙門的人張貼告示,招募山民百姓們來做工。
表示只要修路了,有銀錢拿不說,還管一天兩頓飯。
大家一聽,只要是沒活的立刻都跑去修路了。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麒麟府到玲瓏鎮的路就修了一大半了。
大家看著寬敞又平坦的路,別提多高興了。
以后終于不費鞋了。
眼看著路要修好了,大家都高興著呢!
那認捐的十三家勛貴也都松了口氣。
該配合的都配合了,以后應該沒什么大事能找到自己了吧!
偏偏這時候葉景回又搞了個騷操作出來。
他讓衙門里的知事把一萬八千兩銀子怎么花的,都花在哪了貼了告示出來。
然后還讓衙門里識字的人在告示邊上讀給大家聽。
人工花了多少銀子,修路的材料花了多少銀子,大家吃飯花了多少銀子。
那賬簡直就是清清爽爽,明明白白的。
圍觀的山民百姓們看了都直點頭。
第一次,他們對修路花了多少錢心里有數了!
原來衙門真的在百姓們身上花錢啊……
這還不算。
葉景回不止讓大家知道了那些錢是怎么花出去的,還讓百姓們都知道修路的銀子是哪來的。
就在那張花銀子清單旁邊,葉景回還讓大家張貼了一張募銀子的清單。
十三家勛貴捐了多少銀子出來,那也是清清楚楚的。
排在第一的就是談家的五千兩銀子!
同樣,排在最后的是冷家的八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