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火星生態區計劃’的相關說明之前,
首先,由我代表‘遠航’,向諸位宣布一個神奇又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CERN(注1)在今年12月的對撞機實驗中,對990GeV能區發現的異常特征峰現象,進行了驗證實驗……”
“我知道,大部分正在看這場發布會的人,并不能理解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這次實驗將再現希格斯粒子(注2)被發現的盛況……
繼上帝粒子之后,我們將擁有一種新的暗物質粒子……”
“有人問,這跟‘火星生態計劃’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
“……‘遠航’將聯合全球47所實驗室,全力研發‘全電推航空飛機’,同時進行‘月球采集作業’,開啟‘火星殖民計劃’的第一階段……”
“伴隨第一階段任務的重要一環,‘火星生態區計劃’將在撒哈拉地區正式展開,
我們將采取自愿報名,按需錄取的方式,在全球197個國家中,挑選一萬名志愿者參與本次生態區實驗……
未來,這一萬名志愿者,將獲得優先移民火星的資格。”
“…………”
楚瑤窩在司丞懷里,手里抱著一杯奶茶,看著液晶顯示屏里的新聞發言人,忍不住皺眉。
上一世的這個時候,因為自我封閉,她對外界的事物全然不了解,并不知道“遠航”的“火星生態區計劃”是在末世之前宣布開始的。
她對末世最開始那兩年的“遠航”,知之甚少。
有關火星生態區的消息,是在末世第五年,她跟“遠航”有了一些接觸之后才聽說的。
事實上,這項計劃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這個時候,撒哈拉地區的生態區還未完全建成。
那一萬名志愿者,在去往生態區之前,大部分死在大雪災和全面感染初期的暴亂之中。
直到第四年。
經由“遠航”設計的航道列車,在大型基地之間實現通行之后,與火星相關的計劃才得以重新啟動。
“奇怪……”楚煜指尖輕敲扶手,打破機艙內的安靜氣氛,
“我以為秦姨會在發布會上大談世界末日的事情,順帶鼓動一下民心,引導輿論向我們施壓,讓我們全力支持她的火星生物研究。”
楚瑤仔細看了看電視上穿著一身純黑西裝裙,氣質溫雅的女士,扭過頭問司丞:“她是秦野的?”
“小姑。”司丞眸色晦暗。
楚瑤恍然,確實跟秦野長得有些像。
跟著,楚瑤偷偷覷了一眼楚煜。
自己偷聽的那場特殊會議,當時有人提起過秦野和楚煜的長輩。
那兩位原先是科研2所院士級別的大佬,現在似乎是“遠航”的高層。
她又問:“你們允許這種新聞發布會在國內直播?”
司丞沒回答,楚煜開口解釋:“我們不允許,他們也有辦法在國內直播。”
要知道,這場新聞發布會,原本是定在分區隔離計劃實行當天召開的。
能推遲到今天,已經是雙方博弈后的最好結果。
“可是……”楚瑤欲言又止。
司丞低眸,語氣難得溫和:“可是什么?”
楚瑤張了張嘴,面上閃過一絲糾結,繼而搖頭,
低聲說:“沒什么。”
其實……她想說,現在這個時候開展生態區實驗,不僅浪費資源,可能會讓不少科學家死在撒哈拉地區。
這其中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可這種話,她該怎么說?
說自己能夠預見未來,知道他們肯定會失敗?
別說司丞和楚煜不會相信自己的鬼話,她自己也接受不了這套說辭。
這些天,她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重生者,在明知道大雪災即將來臨的情況下,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做點什么,自己又能夠做點什么?
如果她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跟司丞和楚煜說了,他們會信嗎?
如果這些話將來得到了印證,他們又會怎么看自己?
自己又該怎么解釋?
……
正當楚瑤糾結不已的時候,小腦瓜被司丞的大掌按住。
剛理順的頭發,被他一陣蹂躪,再次變回亂糟糟的一團。
楚瑤還沒來得及反擊,就聽到司丞開口:“這里沒別人,想說什么就說。”
似是考慮到什么,他停頓了一下,補充道:“不追究原因。”
楚瑤雙眸微睜,聽懂他話里的意思,仰著腦袋,再次確認:“像‘獸化體’那次一樣?”
她指的是,自己給祁璟提供裂齒熊資料的那次。
司丞的眉角輕輕動了一下,頷首表示確定。
楚瑤趴在他身上,盯住他的眼睛看。
直到把冷漠自持的部長大人看得耳根微紅,才緩緩開口:“科研所對畸變病毒的研究到哪一步了?”
她沒有提“遠航”的事情,反而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司丞有些意外,卻沒有隱瞞:“暫時沒有大的進展,感染源頭無法追溯,傳播途徑也找不到規律。”
追溯不到感染源頭,一切就無從查起。
傳播方式完全隨機,所有能想到的預防措施,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眼下,唯一能正常進行,且行之有效的,只有行動科的“收容計劃”。
但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楚煜插話:“1所的病毒學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特效藥的研制上,但到目前為止……研制進度大概就……剛開了個新建文件夾的程度。”
當前進度:毫無進度。
楚瑤悄悄在心里接了一句。
她轉頭看向司丞,問:“有沒有一種可能,沒有規律的傳播途徑,它本身就是一種規律?”
司丞蹙眉:“什么意思?”
坐在一旁的楚煜悄悄打開會議記錄儀。
楚瑤輕瞥了楚大秘一眼,開口:“我曾經看過一個科幻故事(注3),
故事里虛構了一種病毒,它的感染人群主要出現在工業化國家中。
沒有明確的易感染者,并且感染群體相對孤立。
有些地方,低年齡段的學生容易集中感染,
有些地方,辦公室職員,郵遞員容易感染……
當然,除了這些人群,也存在其他少數個體。”
楚煜沉思,“學生和職員,還有郵遞員?這……確實沒什么關聯。”
楚瑤沒有刻意賣關子,“后來,經過故事里的病毒生物學家研究發現,
這種病毒,其實是一種偽生命體,它們存在于附帶粘性的膠水物質中。”
司丞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沉聲道:“繼續。”
楚瑤:“在找到膠水之后,將膠水和小學生、文職人員,貼郵票的郵遞員聯系在一起,事情就都說得通了。”
“病毒的傳播一定需要媒介,病媒如同一條小船,被感染者則是一座孤島。
當被感染者死亡,孤島沉沒,病毒就會乘坐這條小船,行駛向另一座孤島。
這條船它可能是空氣,飛沫,血液,甚至是小說里出其不意的膠水……
不論是哪一種,被感染者之間一定存在某種關聯。”
“現在說回我們,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感染目標群體,似乎是完全隨機,且毫無規律的。
有些人接觸過感染者,沒有被感染。有些人沒接觸過感染者,卻被感染了。”
“但其實,沒有規律,也是一種規律。”
“說明它的傳播媒介無處不在,隨時隨地,任何人,都能被感染。”
司丞問:“你是想說空氣?”
“如果是空氣,感染的規模不可能這么小。”楚煜否定道。
1所最開始也這么認為。
畢竟,空氣無處不在,也只有空氣,才可能出現毫無規律的隨機性。
但是。
12月之后,當感染逐步蔓延至城市。
有別于之前的小范圍村落性的群體大感染事件,城市內并沒有出現同一小區大規模爆發感染的情況。
更多的是以較為零散的形式,出現獨居個人,或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感染者小群體。
這其中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一些人的親屬被感染后,他們在完全無接觸,甚至相隔數個城市的情況下,竟然也相繼被感染了。
這是到目前為止,他們能夠找到的,唯一的,被感染群體之間的關聯點。
楚瑤每天都看國家新聞,對楚煜說的這些并不陌生,便順著他的話繼續:
“所以,你們也發現了,一部分感染者之間存在親緣關系。”
……
……
【特別提醒:以上內容全瞎編,別代入現實。】
【注1: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注2: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衰變模式,可能隱藏著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學,還可能揭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
【注3:引用自《賜予的瘟疫》,作者:大衛·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