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能騙你不成。”
看著目瞪口呆的王新銘,張記中就有點想笑,這老小子就真有意思,口口聲聲說要找專業,結果我把專業的介紹給了你,你卻不相信他。
你好歹給他個機會呀,連個機會都不給...
不過,這場武打戲,也讓張記中有些意外,打的太漂亮了。
而且,很入戲。
老實說,光是在花絮里面,張記中都能看到角色的影子,一個背負著仇恨,被怨恨沖昏頭腦的年輕人,至少在這一秒,沒有猶豫和遲疑。
還有那種背負著恨意的憂郁。
妙啊。
躍然于眼前的演技。
看著眼前這一幕,張記中就若有所思,至少從這一段花絮里。
把云中鶴給他的話。
好像還挺浪費人才的....
這個樣子就有點...像他心中的“表哥”。
此時,張記中閃過很多想法。
當又否決掉了。
不行,表哥得讓專業的人來,這是僅次于主角的重要角色了....
...
履歷這種東西,是可以疊加的,無論對于什么級別的演員而言,無論作品上映與否,履歷就是履歷,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射雕英雄傳》《少年張三豐》。
這兩部作品是算履歷的,都是有名有姓,雖然還沒有播出,但對于魏明來說,還是能夠拿出來要角色的。
起碼,能夠證明,我家這個,他不是一般的“群演”。
而是哇塞的。
群演!
在電視劇方面,應該算得上是‘演員’了,但電影這塊,還是半個‘群演’級的。
對于《尋槍》那邊而言,發揮作用的是《大塊頭》的角色,畢竟,電影和電視劇,大銀幕和小熒幕,履歷還是不相通的.....
《尋槍》那邊就答應了魏明的推薦,片酬不多,七百塊,具體角色嘛,等去到的時候可以再安排。
除了馬山,周曉剛,李小萌之外的角色,都是不甚重要的。
甚至說極端點,這就是馬山一個人的獨角戲,其他人拴條狗出來都可以演......
導演說叫陸傳,但其實這個陸傳就是江文披著馬甲。
算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了。
“那就去唄,就當去露個臉了,起碼這個露臉的機會應該是有的。”
李軒可不嫌棄,這可是未來的江文大導演的早期作品。
不對,在《鬼子來了》大鬧戛納的時候,江文大導演就已經出了名。
且不說在他的作品露臉,能給自己什么樣的幫助,光是薅的屬性點,就比金錢要貴重的多了。
自己現在就是要攢。
攢作品,攢履歷,攢屬性。
今年的作品,剛好會在明年藝考之時,陸續的播出,如今,作品拍完還未播放,都已經能夠給自己帶來履歷,更別說作品播放之后,能給自己帶來的履歷。
電視劇有尹志平和張翠山,電影有孫果。
等他們播放之后,才是刷出來的履歷,發揮作用的時候。
“感覺和最開始已經不一樣了啊...”此時的魏明就感慨道。
從群演到演員。
難,難,難。
因為你不從正經的科班院校出身,又或者戲劇院,文工團里出來,基本就等同于無履歷的野路子。
換一句話來說,當這個市場里,有大量有正經科班學歷的演員來給你選擇,你會選擇一個群演嗎?
從《大塊頭有大智慧》這個孫果開始,魏明就知道,沒履歷走下去的這個難度。
因為那位張總真的很“喜歡”自己,而且這個角色是真的不重要,只是一個擺件,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因素才淪落到了他的手上。
只是就連魏明都不知道的是,李軒的表現就相當的出人意料之外。
他也想不到,李軒能將一個擺件角色給玩出花來。
老舅相信。
他,就是演員!
但,這個東西,不是作為老舅的魏明認為是這樣的就是這樣,有很多門檻,它就是客觀的存在著。
如果沒有孫果。
就不會有《尋槍》。
從零到一總是難的,但不意味著從一到二就簡單了。
但總歸,是踏出了這一步。
此時,魏明還在給李軒科普各大圈子的培育人才機制。
北影混京圈,中戲混央視,上戲混浙滬圈子....
那香江圈子?
魏明也答不上來。
作為后世來的李軒是可以答上來的,老登混香江圈子.....以后世的經驗來看,香江圈子之所以會在之后落后,就是因為這一批強勁的中生代,他們老了,而這個圈子又沒有什么篩選人才的機制,才導致了一個問題。
當老人老了之后,他們怎么辦?
不怎么辦,倒唄,爛唄。
就和演員一樣,不進則退,演員能被淘汰,那圈子也能被淘汰,導演制片人一樣能被淘汰。
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巔峰期。
京圈,央視,浙滬,香江。
自己作為一名重生者,就知道他們的巔峰期和命數,自己需要在哪一步,跨進去,走出來.....
也許到最后,風光無限的就不是這些圈子,而是一個嶄新的地方呢?
“要不給你弄個浙滬圈的資源,聽說,上戲的姑娘那顏值可是最高的,就當去養個眼也好呀。”
“多多益善呀,老舅..”
此時的李軒就想著,但凡是資源,咱現在就不嫌棄,咱現在也沒有嫌棄的資本。
能加屬性,能加履歷,那就是好東西。
...
第二天的李軒,又陪著老舅來上工了,依然是一輛面包車拉二十個人以上,這一次李軒看清楚了,拉了足足三十個人。
好家伙。
一輛面包車能拉三十個人,李軒也看的是目瞪口呆,而那位嘲笑自己假用功,大演員的群演老哥,依然笑哈哈的,在他看來,李軒現在那奇怪的“矜持”,就是在自尋死路呀。
他可能覺得,自從上一次被大漢天子的導演看上了一會兒后,自己就端起了演員的架子。
李軒才不會告訴他呢,自己可不僅僅是演了《大漢天子》,還有《射雕》《少年張三豐》和《大塊頭有大智慧》呢,這些都是有臺詞有露臉的角色,都是這些群演們,夢寐以求,且求不得的角色。
驀然回首,李軒就發現,自己好像就脫離了蹉跎的群演級別,應該是不用再回去和他們三十個人擠一臺面包車了...
就算是電影的級別還夠不上‘演員’,那也比一般的群演要強,不用蹲著接戲了。
演員,群演。
別說有臺詞的角色了,就是能小露一下臉的女角色,都能讓穴頭睡到無數女群演了,也就老舅這么老實,不干這種事情。
但在橫店這種事情就時刻在發生著呀。
群演和演員,就不是一個字的差別。
現在自己應該...不是“群演之力三段”?
應該算是...準演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