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霜的話,如同驚雷般炸響在林婉清耳邊。
無數過往片段,如潮水般在腦海里閃過,曾經與裴錦年相處的點滴,那些曾以為的誤解與背叛,此刻都如迷霧般消散。
震驚過后,是許久未有過的感動。
錦年哥從未背叛過革命,他曾在黑暗中堅守著自己承諾過的信仰,他沒有負她,也沒有負國家。
“我要回去見他最后一面!”林婉清眼眶通紅,語氣堅定的道。
由于時間緊迫,傅星舟立即申請了直升機航線。
兩個小時后,林婉清看到了那座記憶中的老宅。
時光仿佛在這里按了暫停鍵,老宅還是保持著往昔的模樣,只是門口多了重兵把守。
溫霜和傅星舟等在老宅外面,沒有跟著林婉清一同進去。
林婉清進到屋子,里面的布置依舊,沒有一丁點變動。
林婉清沒有在房間里看到裴錦年,她又去了他年輕時最愛待的書房。
書房的案幾上,擺著一摞厚厚的信件。
上面有她曾經寫給裴錦年,但沒有寄出過的信。
那些信,他不知看了多少遍,紙張因反復翻閱變得綿軟,有些地方甚至起了毛邊,還有淚痕干涸過后留下的痕跡。
她仿佛能看到某個寂靜的夜晚,裴錦年獨自坐在昏黃的燈光下,一邊讀這些她寫給他的信,一邊默默落淚的情景。
林婉清的心,一陣抽痛與難受。
除了她曾經寫給他的信,還有厚厚幾摞他給她寫的回信。
林婉清拿起其中一封,上面寫著:
吾妻婉兒:
我知道你誤解了,看到你眼里對我的怨恨與不解,我亦心如刀絞。
我恨不能立即出現在你面前,將一切和盤托出,可我不能,我身上背負著太過沉重的使命,重到我不能有絲毫閃失。
這次任務,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決定著任務的成敗,決定無數同志的生死。
我無數次想象,等革命勝利的那一天,我們能在夕陽下漫步,訴說分別后的思念。我想帶你去看漫山遍野的鮮花,去看那象征著自由與希望的日出。
可我明白,在這之前,我必須默默堅守,哪怕被你誤解,哪怕獨自承受所有的痛苦。
請相信,我的心從未離開過你,從未背叛我們共同的理想。
等結束一切,我會回到你身邊,用我余生來彌補對你的虧欠。
永遠愛你的錦年。
……
林婉清淚水奪眶而出,她手指發顫的翻開另一封。
婉兒吾愛:
我身中三槍,鬼門關走了一趟,我以為自己活不了了,可我想起吾妻還在家中等著我,我不能讓自己犧牲。
革命終于勝利了,我的傷勢也好轉了,我迫不及待回來,卻發現你已經消失在茫茫大海。
曾經救你的那位革命同志也已經犧牲了,沒有人知道你去了哪里,我找遍全國,也沒有找到你的蹤跡。
是不是我曾經的行為傷透了你的心,所以你才躲起來,不愿見我?
婉兒,如果你能聽到我的呼喚,能不能給我一點線索,讓我找到你?
思你念你的錦年。
……
林婉清又打開了另一封。
吾妻婉兒: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虛弱,我真怕歲月會沖淡我對你的記憶,害怕我自己等不到與你重逢的那一天。
我常回憶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時常想起你嫁與我那晚,羞澀的與我對視,叫我一聲錦年哥。
這些年,我見過太多生死離別,也見證了無數勝利與榮耀,但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你的一個微笑。
如果可以,我愿用自己所有的榮譽,換一個與你重逢的機會。
婉兒,無論你在哪里,我都希望你過得幸福,但如果你還愿意,我希望你還能回到我身邊,讓我生命最后的時光,能有你相伴。
永遠等你的錦年。
……
林婉清拿起一封墨汁還沒干透,應該是不久前寫的一封信件。
吾妻婉兒:
這封信應該是我最后一次為你寫信了,我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我這一生經歷風雨,見證無數興衰變遷,可心中渴望的,仍是與你重逢。
我無數次在心底呼喚你,為何你從不曾入我的夢?是否我讓你失望、傷心太深,你不肯原諒我?
如今,我已無力再去尋你,若有來世,我再向你贖罪,不知吾妻婉兒是否還愿給我一次機會?
永遠愛你的錦年。
……
林婉清手指發顫的放下信件,她的心,被狠狠揪著疼。
那些被歲月封塵的情感,如決堤的洪水般朝她洶涌而來。
她在老宅里四處尋找裴錦年的身影,卻一無所獲。
她失魂落魄的跑出老宅,來到溫霜身邊,“我沒有找到他,他會不會已經……”
溫霜指了指不遠處的戲臺,“裴老先生去了戲臺那邊。”
……
裴錦年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熄。
他托著愈發沉重的身軀,在警衛員的攙扶下,緩緩來到那座他親手搭建的戲臺前。
四周,身著筆挺軍裝的下屬整齊肅立,他們眼中滿是對這位老首長的敬重與擔憂。
裴錦年看著那座空蕩蕩的戲臺,他還記得曾經與林婉清的約定。
等革命結束,她讓他親手為她搭一方戲臺,她要在臺上唱戲給他一人聽。
他答應過她,要為她搭一座最漂亮的戲臺。
這個戲臺,是他親手搭建的,一磚一瓦,都傾注著他對她的思念與深情。
此刻,看著空蕩蕩的戲臺,裴錦年心中滿是苦澀。
他清楚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再也無法聽到婉兒唱的戲曲了。
“婉兒,對不起,我無法再等你了……”
恍惚間,裴錦年似乎看到戲臺上亮起了燈光。
一位穿著華麗戲服的女子,裊裊婷婷地走上戲臺。
那正是年輕時候的林婉清,她頭戴珠翠鳳冠,水袖如流云般輕盈,她眉眼含情的看著臺下的裴錦年,朱唇輕啟,一曲《牡丹亭.驚夢》婉轉悠揚的響起: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