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小歌神,昏昏欲睡的武將們頓時來了精神。
衛國公更是精神一震,小歌神可是為他兒子寧辰做了一首蕩氣回腸的歌賦。
不僅小歌神憑借此歌賦名滿京城,就連他兒子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護國英烈。
衛國公急忙問道:“不知萬歲何故提起小歌神?”
衍和帝眼神溫和的看向衛國公,說道:“寫這首憫農的正是這位小歌神!”
朝堂上下一片嘩然!
文官們如芒在背隱隱感覺事情有所不妙。
這首憫農分明在諷刺他們這些當官的尸位素餐,剝削百姓。
禮部侍郎再次站出來抨擊道:“請吾皇萬歲治這個小歌神死罪!”
衍和帝一聽這話,眼神不由一冷。
他以為他的臣子們會因為這首憫農痛定思痛,好好善待治下的百姓。
沒想到禮部侍郎居然要求他治小歌神死罪!
其心當誅!
“孔大人,朕為何要治小歌神死罪?”
禮部侍郎振振有詞道:“無官無階,又無功名,妄議朝政,其罪當誅!
若不以儆效尤,人人效仿,妄議國事,豈不天下大亂!”
言官們也覺得他們的地位受到了挑釁,上書皇帝陛下是他們的事,豈容他人染指,紛紛跳了出來,指責道:“臣附議!
此人有煽動百姓鬧事之嫌,若不加以懲處,唯恐天下大亂!”
剛才還看言官們順眼的衍和帝,頓時目露殺機,恨不得立即把這些無的放矢的狗東西推出午門斬首!
明明是一首體恤百姓的好詩詞,到了這些人的口中就成了一首煽動階級對立的反詩了!
這些家伙可真會顛倒黑白!
衍和帝聲音冰冷的說道:“你們覺得這是一首反詩?”
武將們懵了,他們可沒聽出來這首憫農有什么反意。
這不就是在警醒世人,種地不易,要珍惜糧食。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確揭露了朝廷的丑事,可人家說的是實話。
我們這些當官的不痛定思痛,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反而要去殺掉發現政策弊端的人,這未免太過強權了些。
讓天下人怎么看待他們這些當官的?
會不會因此寒了天下人的心?
衛國公急忙站了出來,說道:“老臣并未聽出這首憫農有何反意。
反而覺得這首詩詞在歌頌百姓們為國家做的貢獻。
在警示朝廷應該善待百姓。
老臣覺得做這首詩詞的人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應加以褒獎,讓全國的百姓們都看到,朝廷是重視民間疾苦的!”
衍和帝贊許的看了一眼衛國公,總算還有真正為國著想之人。
一名言官忽然又跳了出來:“臣要彈劾衛國公,有偏袒刁民之嫌!”
衛國公怒道:“休的在此信口雌黃,我只是在就事論事!”
武將們紛紛站出來力挺衛國公:“萬歲,臣覺得衛國公言之有理,并未覺得衛國公有偏袒之嫌。”
衍和帝面無表情的盯著禮部侍郎,問道:“孔大人,朕選你們進朝廷當官是用來干什么的?”
禮部侍郎愣了一下,這問題可不好回答,沒有標準答案。
正斟酌間,衍和帝忽然一聲冷哼:“很難回答嗎?
朕讓你們當官難道不是為了給皇家效命嗎?
百姓是皇家的立國之本,給皇家效命,就是給百姓效命!
與百姓為敵就是與皇家為敵!
現在有人為百姓著想,你們卻讓朕殺了他!
孔大人,你是何居心?!”
語氣不重,卻嚇得禮部侍郎雙膝一軟,直接跪在地上,求饒道:“吾皇萬歲開恩,微臣絕無此意!”
衍和帝看著下跪的禮部侍郎,沒讓他起來的意思,說道:“朕昨晚去了主城外,見有些百姓殷勤勞作,卻仍然在為一日三餐發愁。
朕很吃驚,也很寒心。
你們每天都在告訴朕,大衍國繁榮昌盛,沒有災荒沒有饑餓,人人安居樂業。
朕信了。
可天子腳下,京城之內,朕看到了朕的子民為了多賺一文錢,深夜之中,仍然饑寒交迫的站在冷風中叫賣!
而這也僅僅只是在京城這一隅之地。
朕看到了,可那些朕看不到的地方呢!
孔大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讓朕大搞慶典,是想讓朕被天下人唾罵嗎?”
咚咚咚~
侍郎大人以頭磕地,連連告饒:“吾皇饒命……吾皇饒命……微臣知罪……微臣知罪……”
衍和帝不理他,讓他繼續磕:“中秋佳節是該慶賀,但不是大肆搞什么勞民傷財的慶典。
與民同樂沒有錯,諸位愛卿不妨議議,用何種方式既能宣揚我大衍國威,又不勞民傷財的方式慶賀!”
一直垂首暗中觀察局勢的禮部尚書孟有道,覺得不能再裝聾作啞了,主動站出來說道:“啟奏萬歲,此事淄體重大,容臣等先行商議,再給萬歲一個滿意的答復。”
衍和帝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行啊,朕給你們時間,希望你們不要再讓朕失望!”
孟有道躬身領命。
衍和帝又看向禮部侍郎:“孔大人,起來吧,一把年紀的人了。
回去后,好好反思反思,如果還想不明白為官的道理,就告老還鄉吧!”
挨了罵,禮部侍郎仍感恩戴德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衍和帝又看向衛國公,突然朗聲道:“衛國公聽旨!”
衛國公一愣,不明白衍和帝要對他做什么,急忙跪地道:“臣領旨!”
衍和帝道:“寧世子護國有功,現追封為忠王!”
衛國公一愣,瞬間老淚縱橫,心中百感交集:“萬歲爺這是怎么了,我兒陣亡一年有余,今日怎無緣無故想起要追封了?”
“老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衍和帝繼續道:“傳旨,將精忠報國這首歌賦在軍營中傳誦,以震軍威!
朕要昭告天下,凡是為大衍國立下戰功的將士,如有生活過得不如意者,可來京城尋求幫助。
吏部應立即派人調查,如果情況屬實,馬上想辦法解決。
另外吏部擬訂一份提升軍餉的方案。
將士們的待遇要提高,軍人家屬要善待。
如有普通士兵陣亡在了保家衛國的戰場上,可免除其家庭賦稅。”
吏部尚書出列,躬身領命。
武將們大眼瞪小眼,我靠,這是咋么回事,不是在做夢吧,今兒萬歲爺這是怎么了?
我們軍人的春天來了嗎?
可這幸福來得也太突然了吧!
衍和帝的目光在兵部侍郎楚世良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退朝吧,回去了都好好反思反思,有沒有真心為朕分憂!”
群臣惶恐,盡皆拜俯在地,表態道:“臣等定會竭盡全力為萬歲爺排憂解難!”
衍和帝沒做理會,徑直離開。
禮部尚書孟有道和禮部侍郎孔正誠,一起走到老丞相張京身邊。
孔正誠憂心忡忡道:“丞相大人,苗頭有些不對呀!”
張京左右看了看:“我會去探探萬歲爺的口風,爾等先沉住氣。”
孟有道疑惑道:“丞相大人,那個小歌神到底是何方神圣?
為什么能令萬歲爺做出這么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