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也是15世紀(jì)末歐洲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影響力不可謂不深遠。】
雙對比系統(tǒng)說著,天幕迅速轉(zhuǎn)動,開始放映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地圖和沿途中的歷險遭遇。
一瞬間,兩個世界的人瞪大了雙眼,震撼到無以復(fù)加。
“我的天啊,大明之外的世界,居然這么大?”
“乖乖,我不是做夢的,世界竟如此廣闊無邊?”
“在這之前,我還以為大明就是世界最大的陸上領(lǐng)土,周邊除了幾個彈丸小國,就是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沒想到海外還有新天地。”
“等等,大家還記得之前天幕盤點,未來女帝提到過,這世上有四大黑土區(qū),除了遼東,還有另外三大黑土地,我起初還有些不信,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開什么玩笑,女帝怎么會信口開河?她說的肯定是真的,就是沒想到,海外的世界這么大。”
“鄭和真是個人才,竟能航行到那么遠的地方,難怪成祖如此器重他。”
“媽呀,太震撼了,這世界好大啊!”
“……”
兩個世界的人宛如一粒蜉蝣見青天,方知世界之大,大得超乎想象。
朱元璋、馬皇后、朱標(biāo)等人,也被鄭和的航行路線給驚到了。
朱綾心說,這才哪到哪兒呢。
畫面中顯示的鄭和路線經(jīng)過的地方,大概只有世界四分之一的面積。
巨大的太平洋、南北美洲、還有兩極、西歐、北歐,這些地方大了去了。
這一幕幕航行路線,將很多人眼中所謂的天朝上國打得粉碎。
朱元璋卻兩眼放光,看著朱綾:“綾兒,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世界的全貌?”
朱綾笑著點頭:“當(dāng)然,正因為知道,所以我的眼界才比別人開闊,不再拘泥于大明這一畝三分地。”
朱元璋忙問:“鄭和遠航經(jīng)過的地方,土地怎么樣?土壤肥不肥?”
朱綾道:“鄭和南下,經(jīng)過大部分都是熱帶地區(qū),水熱條件……”
她說到此處,見朱元璋目光如此熱切,呼吸都急促了,立刻反應(yīng)過來他是在套話,當(dāng)即冷喝道:“好個如意算盤,居然給我下套,當(dāng)真我是傻子嗎?你越想知道,我越不說,氣死你丫的!”
朱元璋也沒料到朱綾反應(yīng)如此之快,竟能在瞬間識破他的算計,訕訕笑了笑。
原來朱元璋看了鄭和的航行路線是往南之后,立刻想到,越往南溫度越高,土地也就越適合種田。
鄭和途經(jīng)那么多地方,不似遠東地區(qū)那般嚴(yán)寒。
若是能夠打下來,分封給藩王,再安排一批百姓去耕種,豈不是可以解決藩王制度的弊端嗎?
說到底,朱元璋還是不甘心兒孫爵位世襲遞降,富貴五代而絕。
既然大明這片疆土養(yǎng)不了那么多藩王,那就想辦法從海外弄地盤,將他們封到外面去。
如此,既擴大了大明的版圖,又可以讓朱家的兒孫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
朱綾一眼就看穿朱元璋打的什么算盤,心中冷笑,真以為分封到海外就可以解決問題嗎?
人心不足蛇吞象。
當(dāng)藩王擁有了更多的領(lǐng)土,野心只會進一步膨脹,進而走上軍事擴張之路。
也別扯什么都是一家子。
自家人殺起自家人,下手往往才是最狠的。
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了解一下?
前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看似是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實際上一群親戚分配利益不均在干仗。
參與沖突的絕大部分國家的元首,都是近親關(guān)系,表哥打表弟、舅舅打外甥、叔叔幫侄子,亂成一鍋粥。
要是真的這樣搞,朱元璋自己是爽了,后面的皇帝可就倒霉了。
朱綾都快無語死了。
這糟老頭子壞得很,每次都這樣。
看似為了兒孫好,結(jié)果坑一個又一個。
分封藩王,吃垮了大明。
誅殺功臣,導(dǎo)致朱允炆丟了皇位,朱棣遠征漠北無將可用,只能自己御駕親征。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平日里掏心掏肺,付出一切,病入膏肓,又有幾個能守在病榻前伺候湯藥、端屎端尿?
【除了《永樂大典》、五征漠北、七下西洋這三大功績,朱棣還打下了安南(越猴),改名交趾,設(shè)立交趾布政使司、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將中南半島的大部分領(lǐng)土納入華夏版圖。】
【總之,在朱棣統(tǒng)治之下,大明經(jīng)濟、政治、文化、軍事蓬勃發(fā)展,國力一日比一日強大,被譽為‘永樂盛世’。】
【其德行遠播海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永樂一朝,對大明臣服納貢的國家就多達三十多個。】
【盡管上位充滿了爭議,但朱棣的文治武功、以及領(lǐng)土完整統(tǒng)一、推動外交等,朱棣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句話總結(jié):成祖永樂帝朱棣,得位坎坷,治國有方,文武兼?zhèn)洌烀鶜w真龍?zhí)熳邮且?】
這句‘天命所歸的真龍?zhí)熳印怀觥?/p>
原大明永樂朝的皇帝朱棣,騰地從寶座上站了出來,激動得雙手都在抖。
由于是藩王造反上位的皇帝,朱棣比李世民還要敏感自己繼位的合法性。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上位,至少在皇帝之前,得到了李淵下旨冊封東宮儲君,是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的皇位,勉強算合法。
反觀他,上位之時,朱元璋已經(jīng)死了四年多了。
就算他能夠篡改歷史,也改變不了他是奪了侄子朱允炆皇位的事實。
這么多年來,他兢兢業(yè)業(yè)治國,發(fā)展經(jīng)濟,與民休養(yǎng)生息,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他比朱允炆更有資格當(dāng)皇帝。
苦心人,天不負(fù)。
他等到了。
天幕親自蓋章,承認(rèn)他是天命所歸真龍?zhí)熳樱@比朱元璋原地復(fù)活,給他寫一道傳位詔書更具有說服力。
朱高熾、朱高煦、朱瞻基等也明白朱棣的心結(jié)所在,看到這一幕,忙齊聲祝賀:“恭喜父皇/皇爺爺?shù)玫缴仙n認(rèn)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