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后,朱高熾成為皇帝,更是將百姓民生放在第一位,在位短短十個月,卻給百姓創造了一個極佳的社會生活環境,為永樂盛世之后的‘仁宣之治’添磚加瓦。】
【若非有朱高熾文治上的貢獻,讓處于連年征戰的大明百姓休養生息,永樂盛世也好,仁宣之治也罷,都只能淪為空談。】
【正因如此,朱高熾才以十個月的短暫在位時間,榮獲‘仁宗’這個廟號。】
……
朱綾看到這里,不得不感嘆,四叔朱棣的運氣是真的逆天。
洪武一朝,能打的武將差不多都死絕了,逼得朱棣不得不自己御駕親征。
但朝政大事不能沒有人來處理,朱高熾的存在,對于朱棣來說,簡直是及時雨。
皇帝不在京城,很容易出現大亂子,在這種情況下,放權給大臣,容易造成權臣干政。
給自家兒子,可以保證皇權根本利益不受損,可太子權勢過大,又很容易對皇帝產生致命威脅。
像朱高熾這種既有能力,又有忠厚老實,對于皇位不是特別貪婪的太子,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偏偏讓朱棣給遇到了。
這一刻,朱綾即便有金手指,也不得不羨慕。
朱棣笑得合不攏嘴:“哈哈哈,生子當如朱高熾!”
對于朱高熾這個兒子,朱棣本來還挺嫌棄的,嫌棄他太胖了不愛動。
哪像老二朱高煦,武德充沛,酷愛馳騁沙場,舞刀弄槍的,特別有他的風范。
如今天幕一盤點,朱棣一點也不嫌棄了,只覺得這個大胖兒子哪哪兒都好。
【至此,永樂帝朱棣盤點結束。】
【現在開始盤點世祖女帝朱綾。】
霎時間,天幕下方的彈幕如涌泉般瘋狂噴出。
“哈哈哈,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終于得到了。”
“永樂盛世如此燦爛奪目,女帝的大同盛世,又不知能給人帶來多少震撼畫面?”
“女帝啊女帝,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永樂帝封狼居胥,女帝再怎么著,也不能輸給他吧?”
“……”
眾人正議論著。
只見天幕畫面轉動,出現在乾清宮。
御書房內。
皇帝日常坐著批閱奏折的龍椅背后,懸掛著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
地圖上,用紅色標記的,就是未來大明的國土。
此刻,地圖上的紅色,密密麻麻,幾乎遍布了七大洲。
中東的石油、土澳的鐵礦、南美的鋰三角,東南亞的各色寶石,非洲的黃金、北美的木材……
凡是擁有巨量礦藏的,未來都成了大明的領土。
除此之外,世界其他三大黑土,也被收入囊中。
如此巨大的版圖,讓兩個世界的人震撼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天吶,這么多地盤?”
“原來世界的全貌,竟是這個樣子,女帝這一生,居然拿下了這么多地盤。”
“這么多領土,多得讓人心慌,做夢都不敢想啊!”
“不愧是女帝,太猛了,太猛了。”
“……”
新大明。
“這……這……那么多地盤,都是咱大明的領土?”
朱元璋瞪大了眼珠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他沒想到世界的全貌這么大,更沒想到,未來的大明帝國能擴張到全世界。
開國之君對于領土的渴望,往往是一個王朝中最強烈的。
朱元璋也不例外。
元朝疆域之廣大,冠絕前朝,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眼熱?
受限于眼界與傳統固有認知,朱元璋還不知道元朝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蒙古人四處征服,突破了亞歐之間的天然地理界限,統治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領土高達三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在他眼中幅員遼闊的元朝,僅占其中的三分之一。
而朱綾打下的領土,比他夢想中要建立的帝國,還要多出好幾倍。
馬皇后、朱棣和一眾大臣,也是個個眼睛瞪大如銅鈴。
如此廣袤的領土,嚴重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原大明。
轟!
朱元璋一腳踢翻面前一座銅鎏金仙鶴擺件。
盤點朱棣文治武功時,看到中南半島被拿下,大明的領土進一步擴大,他還是挺滿意大明的疆域面積的。
萬萬沒想到。
另一個世界的朱綾,統治下的領土,竟是原先大明的好幾倍。
朱元璋感覺自己的臉都快被抽爛了。
正式盤點還沒開始,光是一張領土面積圖,就把永樂盛世給秒了。
一出手就是爆殺,太丟人了。
朱元璋卻沒法怪朱棣。
朱棣在位期間,五征漠北,最后還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
唉……
不是朱棣不努力,而是朱綾太妖孽了。
朱元璋默默嘆氣。
這時,天幕畫面一轉。
懸掛在御書房內的世界地圖化為了一個球體,并按照經度不同,化為了24個時區,每一個時區差一個小時。
化為球體的世界地圖開始自西向東轉,自轉一圈,便是一天。
可無論怎么轉,太陽總能照射到大明帝國的領土。
看到這里,眾人又一次驚呆了。
“我的天,太陽怎么照,都離不開大明的領土?”
“我想起來了,上一期和朱允炆盤點時,片頭預感曾出現女帝自豪喊出‘朕統治之下的領土,太陽永不落下’。”
“天吶,我還以為這是夸張的形容,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日不落女皇,她是真正的日不落女皇。”
“女帝打下的領土分布世界各地,所以無論太陽怎么轉動,總能覆蓋到大明的疆土。”
“太震撼了,這等豐功偉績,我都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了。 ”
“簡直逆天了。”
“……”
朱元璋等人都看麻了,腦子嗡嗡作響。
很多夸張的詞匯,到了朱綾這里,竟成了寫實。
譬如形容人特別有錢,常用‘富可敵國’這個詞。
可誰都知道,一個人擁有的產業財富再多,也不可能超過一個國家。
朱綾倒好,開了一家愛龍仕瘋狂割韭菜,一年兩三千萬的收入,直接與大明的國家財政畫等號,讓富可敵國成為真正的事實。
這種心靈的震撼,是他們從未遇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