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親眼見過,這群該死的蠻子,砍斷孩童四肢,烹煮為食,婦女良家,則遭奸殺剖腹,十室九空,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朱棣深恨入骨,巴不得這群北元余孽亡族滅種,死得一個不剩。
如今看到他們被炮彈犁地,心里痛快到了極點。
蒼天有眼,這群天殺的蠻子,就該是這樣的下場。
一輪輪炮彈犁地,北元三大部落血流成河,軍心潰散。
大明軍隊才在這時候冒出來。
狼煙滾滾,數(shù)萬鐵器奔騰而來。
為首一人,身披赤紅戰(zhàn)甲,高騎白馬,手持冷寒槍,面容冷峻,目光如電。
來者,正是鳳辰奕。
朱綾忙著改革,處理全國大事,不可能每次都御駕親征。
于是,鳳辰奕和朱棣,就成了她征服世界的兩員大將。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殺!”
鳳辰奕吼聲如雷。
隨著她一聲令下,數(shù)萬鐵騎立刻開始血洗。
三大部落被炮彈犁過一遍之后,早已元氣大傷,如何是兵強馬壯、準備充分的大明鐵騎的對手。
數(shù)萬鐵騎猶如餓狼進了羊圈,展開血腥收割。
鳳辰奕長槍揮動,快如閃電,長槍所至,敵人一個接一個倒下。
這一幕,看得眾人熱血沸騰。
“好,殺得好!”
“痛快,真是太痛快了!”
“好可怕的戰(zhàn)斗力,女帝訓(xùn)練出來的虎狼之師太猛的。”
“領(lǐng)軍的這位生得好俊啊,瞧著一點也不像久經(jīng)沙場的將軍,反而更像‘騎馬倚斜陽,滿樓紅袖招’的翩翩書生少年郎。”
“長得是俊,下手卻是快準狠,幾乎是一槍捅一個,殺人不用第二招,太厲害了。”
“女帝不養(yǎng)閑人,她的麾下,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個個都那么猛。”
鳳辰奕猶如殺神附體一般,殺得敵人魂飛膽喪,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新大明的朱棣,忍不住看向不遠處靜靜守著朱綾的鳳辰奕,豎起大拇指贊道:“厲害了!”
便是強如他也不得不承認,鳳辰奕是真的厲害,猶如一頭猛虎般,沖入敵軍陣營,如入無人之境。
朱綾不僅自己厲害,手下的將士也是猛得一批。
另一個世界永樂朝的朱棣,則快饞哭了:“好一員猛將,要是朕身邊有這樣的人才,又何必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看似很威風,實則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一旦不慎遭到埋伏,被敵軍俘獲,將是這個國家的恥辱。
敵方更會利用皇帝本人的性命,對大明獅子大開口,索要巨額的贖金。
要不是朝中實在沒有什么厲害的武將挑大梁,他也不可能這么做。
朱棣每次出征之前,心里總會在想,要是在戰(zhàn)場上不幸被困,他寧愿一刀捅死自己,也絕不能落入敵人手中,給大明的列祖列宗蒙羞。
他之所以放權(quán)給太子朱高熾,也有這方面原因。
朱高熾全面掌握了皇權(quán),就算他死了,朝廷也不會出什么大亂子。
朱棣羨慕之余,少不得又要怨老爹朱元璋在世時做得太狠了,將能打的武將屠個精光,真是害苦他了。
天幕中。
一部分騎兵收起兵器,轉(zhuǎn)而取出手榴彈,拉動引線,用力丟了過去。
轟!轟!轟!
漫天煙塵肆虐,似驚雷滾滾般,將北元三大部落的人炸得斷肢橫飛,鮮血四濺。
手榴彈掃完一輪。
火炮緊跟著又安排上來。
在朱綾的思想指導(dǎo)下,大明軍隊上下普遍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癥,打仗必須要密集發(fā)射,他們心才能安。
噗!噗!噗!
一顆顆炮彈再度如黑雨般落下,摧枯拉朽,震山毀岳的巨大殺傷力,打得三大部落灰飛煙滅,毫無還擊之力。
天幕外。
“乖乖,太厲害了。”
“這樣的火力覆蓋,即便再強的軍隊也頂不住。”
“原來女帝未來研究出來這樣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難怪可以一路橫推,征服世界。”
“真沒想到,這個世界還有這樣恐怖的火器。”
“……”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被火炮、手榴彈的威力都震撼到了。
原大明永樂朝的朱棣饞得直流口水:“要是朕有這樣的武器,還五征漠北個錘子,只需一次,就能團滅那群該死的蠻子!”
天幕中。
仗著有強大的火器支撐,鳳辰奕僅一戰(zhàn),就覆滅的元朝的殘余勢力,將東北、西北、中亞等超過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納入大明的版圖。
之后,朱綾不斷擴張,向北、向西,逐步推進,將一片又一片的土地,變成華夏領(lǐng)土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看到這里,兩個世界就有不少大臣冒出來抨擊朱綾。
他們害怕朱綾的手段,不敢直接跳出來,而是以彈幕的形式來罵。
“又是擴張,她就只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通過侵占別人的土地來成就自己的豐功偉績,這與窮兵黷武的漢武帝有什么區(qū)別?”
“窮兵黷武,虛耗國力,仗著自己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民脂民膏吧?”
“我華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以和平為貴,怎么能到處侵略別人,此舉與元朝那群蠻子有什么兩樣?”
“泱泱大國,竟做出這等暴虐之事,真是丟人啊!”
“……”
在這群從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官眼中,皇帝就應(yīng)該以仁德治國,好好經(jīng)營自家一畝三分地就行了,到處挑起戰(zhàn)爭,與秦皇漢武這樣的暴君有什么區(qū)別?
沒錯,要是穿越到古代,若有人敢說秦始皇和漢武帝是明君,甚至是千古一帝,肯定會被文官噴死。
秦始皇焚書坑儒,早就上了黑名單,被文人們罵了上千年。
漢武帝將文景之治積攢的老底打沒了,也是敗家昏君。
這兩位偉大的帝王在古代都是反面教材。
漢武帝比起秦始皇稍微好點,晚年殺母立子,賜死鉤弋夫人,杜絕女子干政,算是英明之舉。
在他們眼中,懂得聽從文官意見的漢文帝劉恒、宋仁宗趙禎,以及后面即將出現(xiàn)的明孝宗朱佑樘,才是真正的治世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