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綾橫眉冷笑:“憋屈也是活該,以所謂的帝王之術愚民,最后遭到反噬怨得了誰?自己造孽自己擔著!”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商鞅。
商鞅變法,并非一昧都是好的。
除了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商鞅還提出,統治者應該實行愚昧之策。
在商鞅看來,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才會越強大,發展也才會越穩定。
他覺得,愚昧的百姓沒有學識,沒有學識就沒有自己的主見,也就不會對統治者制定的國家政策提出異議。
如此一來,即便有人站出來反駁,只要在絕對的利益誘惑之下稍加洗腦,就能打消他們的念頭,乖乖服從統治。
百姓是封建社會最底層的地基,地基穩固了,皇帝也就沒有內憂了。
由于這套愚民之策非常契合皇帝的統治,很快就被吸收進帝王之術中。
上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百姓都被這一套愚弄,沒有自己的主見,只知道埋頭種地。
所以,遇到大災,老百姓在生死邊緣上掙扎,沒有思想,沒有主見,便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過得那么慘,都是皇帝昏庸無道,絕對不會想到士紳、地主和商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也因為得益于愚民之策,世家、地主、商人們每次都能轉移矛盾,大發橫財的同時,讓皇帝獨自承受底層百姓的怒火。
王朝滅亡,世家大族卻美美隱身,迎接新一個王朝的到來,繼續趴在底層百姓身上吸血。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這才是原因所在。
歷朝歷代屢屢爆發的農民起義,就是帝王愚民之策的反噬。
種惡因,得惡果,怨得了誰呢?
朱元璋縱然背了再多的黑鍋,受了再多的怨氣,也只能乖乖受著。
“你——”朱元璋。
“怎么?難道我說錯了,你為了統治的穩固,學了歷朝歷代的帝王之術,將老百姓的思想禁錮在一畝三分地中,這么多年下來,老百姓只知道種地,根本不知道什么政治博弈、囤積居奇,未來受災餓死,不怨你和朝廷,又能去怨誰?”
朱綾字字如刀,刷刷往朱元璋心頭上扎。
朱元璋老臉都黑成鍋底了,偏生無法反駁。
愚昧之策是一把雙刃劍,加強民眾思想控制,穩固統治的同時,也得承受它的反噬。
天幕中。
隨著無良的奸商、士紳、地主聯手炒作,抬高糧價,導致災情進一步擴散。
朱綾眼見于此,一邊命人開啟龍儲糧,將儲存的糧食打包裝袋,另一邊施展凌波微步,來到北平,進入燕王府找四叔朱棣。
此次北方鬧災,華北平原最為嚴重。
北平地處華北中心地帶,首當其沖。
朱棣正為賑災之事頭疼。
朱綾的到來,真如及時雨一般。
她告訴朱棣,遼東儲存了天量的糧食,足以應對這次災情,但要朱棣配合她,聽從他的命令行事。
朱棣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當天晚上,朱棣就書信一封,讓人火速送往金陵皇宮。
賑災是最容易拉攏民心的一件事。
朱棣作為藩王,身份敏感,擁有太多的民心,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在書信中告訴朱元璋,自己在遼東有個朋友,可以供應大量的糧食,讓老百姓以平價去購買,希望朱元璋看到書信后,能看在他賑災有功,從皇宮精選一百件寶貝送他玩玩。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得了不少元朝到處征戰繳獲而來的戰利品,件件價值連城。
這批寶貝,朱元璋除了拿出一小部分賞賜功臣和兒孫,絕大部分都留在皇宮,準備將來讓好大兒朱標來繼承。
被朱元璋留下來的這些寶貝,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朱元璋平日里都不舍得拿出來。
朱棣開口就要一百件,不把朱元璋氣死才怪呢。
反骨仔朱棣一枚,平日里沒少挨揍。
眼下有機會坑老爹一波,他自然不會放過。
賑災救助了百姓,坑了老爹,又回饋了大侄女的支援,一舉三得,美滋滋。
看完書信后,朱元璋氣得掀桌罵娘。
隨即冷靜下來,想到自己這個四兒子平日里就喜歡舞槍弄棒,對于詩書古玩字畫并不感冒。
這混賬玩意要一百件寶貝,肯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那個所謂的遼東友人。
至于這個遼東友人是誰,朱元璋不用想也知道是朱綾。
想到這里,朱元璋怒火瞬間消散,不覺笑了起來。
如果朱棣沒有寫信給他,而是叔侄兩個暗中聯手賑災,朱元璋肯定要懷疑他們圖謀不軌。
此刻以書信挑明,朱元璋反倒不擔心了。
隨后,朱元璋從大內庫房中選了一百件寶貝,讓人迅速送往北平,要他趕緊放糧賑災。
朱棣收到寶貝后,也是一件不留,全部送往遼東。
朱綾放糧只為了救百姓,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如今朱棣盛意拳拳,也只好笑著收下了。
畫面一轉,只見一袋袋糧食裝箱上車,如潮水般源源不絕送來北平。
看到這一幕,天幕外無數百姓都淚目了。
“女帝身在遼東,但從未忘了其他地區的百姓。”
“原來女帝大量儲存糧食不賣,是為了遇到災情,能夠及時救助我們。”
“天災無情,女帝有情!”
“未來的我們,不幸遇到了災難和奸商,卻幸運有了女帝。”
“狠辣殘酷留給了上層的貪官污吏、士紳地主,卻將溫柔留給了底層民眾,能生在女帝所處的這個年代,真是我八輩子修來的福報。”
“您對我們這么好,我們卻不能為您做點什么,實在受之有愧。”
“女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數百姓對著天幕跪了下來,眼含熱淚,訴述著自己內心的感動。
數千年來,底層百姓一直生活在剝削與壓迫中,做夢都不敢想皇帝有一天會對他們這么好、這么溫柔。
朝堂上,不少心懷百姓的官員,也是雙眼通紅。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
明明的最冷酷的統治者,卻時刻對老百姓送出溫柔與關懷。
能遇到朱綾這樣的皇帝,何其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