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朝。
朱棣也是滿臉濃濃的艷羨之色。
這樣的獎勵,對于以農業為本的王朝來說,簡直不要太好了。
須知,盛世的標準就是老百姓不會被餓死。
天氣好了,糧食就會豐收,百姓就不會因為沒飯吃餓死。
百年風調雨順,就是百年的盛世。
不用辛苦打拼,苦哈哈勵精圖治,就能輕松收獲百年盛世,換做誰也淡定不了。
原大明的百姓更是羨慕嫉妒得淚流滿面。
“嗚嗚嗚,為什么,為什么女帝不在我們這個世界?”
“另一個世界的人們,真的太幸福了?!?/p>
“只要女帝一繼位,他們再也用擔心極端天氣頻繁,導致這一年顆粒無收?!?/p>
“悠悠蒼天,為何如此薄待我們?”
“女帝,我們要女帝……”
朱綾看著天幕,知道雙對比系統的這份獎勵,看似是百姓得利,實際她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別忘了百年風調雨順,是從她繼位之日開始計算時間的。
這就意味著,獎勵要想生效,就必須讓她繼位。
有了這一重限制,就算朱元璋這個老東西想搞什么幺蛾子,老百姓非但不會同意,還會逼著他早點退位。
一份‘百年風調雨順’獎勵,提前鎖定皇位。
【獎勵二,兩次工業革命的全套技術。】
聞言,兩個世界的人愣了愣,并沒有什么天大的反應。
他們不知道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變化有多驚人。
朱綾作為后世靈魂穿越,再清楚不過,激動得手都在抖。
兩次工業革命技術掌握在她手中,來日她就能在技術形成絕對的粘液。
屆時,別說是大明,全世界都得匍匐在她的腳下。
【之前說過,強強對決,贏的人有重兵獎勵。】
【輸的人,也有安慰獎以此鼓勵。】
【現在開始發放安慰獎?!?/p>
這話一出,兩個世界的人都好奇起來。
安慰獎,聽著有點丟人,但好歹也是獎勵。
天幕驚現,對于世人來說,宛如仙人神跡。
但凡只要與神啊仙的沾上,哪怕只是一只夜壺,那也是好東西。
他們倒想看看,所謂的安慰獎是什么東西。
【好了,時間有限,這里也不賣關子了。】
【現在給大伙兒揭曉安慰獎?!?/p>
【歷朝歷代皇帝眾多,既有圣明之君,亦有亡國敗家之主?!?/p>
【再繁盛的家族,只要出現一個敗家子,分分鐘玩完?!?/p>
【同樣的,再怎么強大的帝國,一旦有昏君出現,就有可能將萬里江山葬送?!?/p>
【昏君敗家子,可謂是天克盛世王朝。】
【現代后人評選十大昏君,其中就有一位來自明朝?!?/p>
【本次的安慰獎,就是提前告知這位昏君的信息,希望永樂帝能夠力挽狂瀾,不讓悲劇再度發生?!?/p>
這話一出,舉世震驚。
無數百姓議論紛紛。
新大明。
“昏君?我大明怎么會出現昏君呢?天殺的,是哪個不肖玩意?”
朱元璋氣得原地暴走,恨不得立刻將此人抓出來,狠狠抽一百鞭子。
馬皇后沒好氣道:“你呀你,真是氣糊涂了,天幕說昏君是以安慰獎的形式發放的,意味著進入十大昏君排行榜里的那位皇帝,是來自另外一個大明的昏君。”
朱元璋:“呃……”
他轉眼瞥見朱棣站在朱綾身后偷笑,恨恨罵道:“笑什么笑,安慰獎是給另一個世界的永樂帝,也就是你,換句話說,這個昏君是你的兒孫,祖宗上梁不正下梁歪,搶了侄子的江山,難怪會有昏君出現。”
朱棣被噴得體無完膚,卻沒法反駁。
安慰獎是給另一個世界的他,這鍋沒法甩。
朱綾冷冷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當爹的造反稱帝,做兒子的有樣學樣,先反帶動后反,這叫血脈遺傳、家學淵源?!?/p>
朱元璋:“……”
好氣哦,又打不過怎么辦?
原大明。
洪武朝。
“大明昏君?”
聽了天幕曝出的安慰獎是昏君,朱元璋氣得頭暈目眩,驚愕得無以復加。
他建立大明之后,吸取了歷朝歷代的教訓,窮盡所有努力,就是為了一個遠邁漢唐的大明帝國。
所有該做的,不該做的,他都搞了一遍。
結果,天幕對比一出,曝光他給兒孫挖了無數的坑。
這樣的打擊已經夠大了,沒想到安慰獎里還藏著這樣一個重磅炸彈。
昏君!
未來大明竟然出現了足以進入歷史前十的昏君。
此刻,朱元璋感覺自己的老臉已經被人給抽爛了,血淋淋一片。
朱標也大吃一驚,見老父親受不住打擊,身子搖搖晃晃的,忙上前扶住他:“父皇,誰家沒有敗家子,這是歷史無法避免的,其實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天幕提前透露未來,只要提前防范,不讓此人繼承皇位,大明就可以避免一場浩劫了?!?/p>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心里稍稍好受幾分:“是啊,知道比什么都不知道來得好,提前知道昏君是誰,將來這王八蛋就休想來禍害咱的大明江山了,這么來看,確實是好事,好事一樁?!?/p>
隨即,朱元璋橫了蜷縮在角落里的朱允炆一眼:“標兒,你說未來的大明昏君,有沒有可能是允炆這小子?”
“???”朱標呆住了。
“咱就知道,老朱家除了這廝,沒人算得上昏君?!?/p>
朱元璋溺愛兒孫,有著超級無敵厚的濾鏡加持。
在他心里,自家孩子個個都是好的。
朱允炆已經離譜到了極點,朱家不可能再找到比他更昏的昏君了。
朱標又懵了:“父皇,你在說什么,兒臣怎么聽不懂?”
朱元璋道:“未來靖難之役發生,朱允炆這小子打不過朱棣,借著火災假死遁逃,朱棣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尋找這小子的下落,有道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小子本就比老四小十來歲,又逃到南洋那種魚龍混雜之地,非常容易發展軍事武裝,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老四駕崩之后,這小子重新殺回大明,奪了燕王一脈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