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個,朱元璋吸取了宋朝滅亡的教訓,認為重文輕武不可取,文人容易誤國,因此對文人士大夫防備極深。】
【尤其是江南士紳,各種不配合,各種作妖,他作為皇帝,肯定要防一手。】
【有朱家藩王壓著,才能形成強力的震懾,讓這群文人士大夫不敢造次。】
【其次,元朝雖滅,余孽仍在,北元殘余的勢力,依舊是大明北部的心腹大患。】
【朱元璋疑心深重,信不過文官,信不過武將,最信得過的只有自己的兒子。】
【畢竟老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唯有自家子嗣,才不會背叛朱家皇族。】
【為了鎮守邊疆,他設立了以秦王朱樉為首的九大藩王,手握重兵,拱衛京師。】
【最后,作為真正從底層里走出來的皇帝,朱元璋深知百姓的力量有多可怕,同時也明白,若非萬不得已,百姓是不會冒著全家殺頭的風險起來造反。】
【他擔心底層里出現第二個朱元璋,顛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江山。】
【分封藩王,就是他給大明王朝上的最后一道保險。】
【若是哪天朝廷發生變故,皇帝昏庸無能,朝廷奸佞當道,倒行逆施,危害百姓,動搖國本,藩王可以起兵進京清君側。】
【未來的永樂帝朱棣,就是以皇帝身邊出了奸臣,違背太祖遺訓為由,奉天靖難行動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功團結了各地藩王的力量,聯合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根基。】
【至于藩王進京之后,會不會賴著不走,直接取而代之當皇帝,朱元璋則一點也不擔心。】
【別忘了,他是窮苦出身,對于底層百姓來說,種地是個體力活兒,多一個兒孫,就等于多一個勞動力。】
【在這種小農思想的影響下,大明王朝是真正的家天下,即朱家人的天下。】
【藩王姓朱,是他朱元璋的血脈,造反成功之后,皇帝依舊是自家人,肉爛在鍋里,大明還是他老朱家的大明。】
聽了雙對比系統這番分析,兩個世界的朱元璋重重點了點頭。
他當年不顧群臣反對,執意分封藩王,就是出于防備文人、鎮守邊疆、以及為大明上最后一道保險這三個重要原因。
可以說,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朱家,為了兒孫。
朱元璋掃了眾人一眼:“咱用心良苦,你們怎么就不明白呢?”
朱綾和朱棣,齊齊翻了個白眼。
【朱元璋的很多出發點都是好的,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子孫繁衍。】
【皇族子孫的不斷繁衍,會帶來兩個問題。】
【一個是子嗣越來越多,朱家藩王的待遇又這么豐厚,一代兩代沒什么,等再過幾代,就會造成極大的負擔,掏空大明的國家財政。】
【另一個是子嗣繁衍,血緣稀釋得越來越遠。】
【第一代皇帝與第一代藩王是父子,第二代皇帝與藩王是叔侄,這樣不斷繁衍,血緣越隔越遠。】
【朱元璋不忌憚藩王,那是因為藩王是他的親兒子。】
【可對于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來說,手握重兵的藩王威脅簡直不要太大,臥榻之側,豈能他人酣睡?】
【沒有親生父子這一層深厚的血緣關系作為紐帶,皇帝與藩王之間的關系,注定不可調和,削藩勢在必行。】
【當然啦,朱元璋愛惜兒孫,但更愛自己的好大兒朱標。】
【東宮太子一脈,傾注了他無數的心血,承載著他的希望。】
【朱元璋可以坑別人,但絕不會坑自己最愛的兒子。】
【為了讓太子朱標更好約束藩王,讓藩王們緊緊團結在皇帝身邊,朱元璋在各地設立的衛所。】
【衛所是管轄糧倉的機構,各地農民種地交糧食,不能直接上交藩王,而要上交衛所,再由朝廷派專人發放。】
【有道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掌控了糧食,就掌控了軍事命脈。】
【藩王即便手握重兵又如何?手里沒有糧食,就很難掀起什么大浪。】
【各地的衛所歸都督府管轄,而都督府的武官采取世襲制,由皇帝掌控。】
【如此一來,有兵無糧的藩王,想要造皇帝的反,當真比登天還難。】
【未來朱棣能夠起兵造反成功,那是諸多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億點點運氣加持的緣故。】
【朱元璋全盤布局想的很好,但天有不測風云,朱標過早離世,打亂了他的全盤布局。】
【朱標一死,東宮一脈的子孫中,朱允熥性子懦弱沉悶,難當大任,朱允炆看著還像個人樣,但還是過于稚嫩。】
【朱元璋生怕自己死后,淮西武將集團生變,不得不大開殺戒,將藍玉等人除掉,為朱允炆掃清道理。】
【殊不知,此舉正中以黃子澄為首的文官的下懷。】
【朝廷文臣武將相互制衡,武將被打下去了,文官的春天就來了。】
【果然,朱元璋駕崩后,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在洪武一朝被壓了整整三十年的文官,終于等來了抬頭的一天。】
【早已形成利益同盟的這群文官,為了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就想著牢牢掌控皇帝,讓皇帝成為他們的傀儡,也好實現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好景象。】
【武將群體被朱元璋重創之后,短時間緩不過起來,擺在文官面前最大的威脅是藩王。】
【朱元璋設立藩王,就是為了防備文人誤國,奸臣亂政,有藩王們壓著,文官根本不能為所欲為。】
【正好繼位的朱允炆是黃子澄一手調教長大的,經過長年累月的思想洗腦,朱允炆對藩王們厭惡到了極點,所以朱允炆上位第一時間就是削藩。】
【黃子澄等文人,以為借助皇帝之手削藩,就可以打掉藩王的勢力,讓文官集團一家獨大。】
【千算萬算,終究棋差一著,朱棣能力之強,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更有氣運加身,每每遇難都有大風助陣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