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十年寒窗苦讀,不想著好好忠君報國,為民請命,竟用這種方式大肆逃脫稅收征收,坑害底層百姓。”
“蛀蟲,一群蛀蟲,你們統統都該死!”
朱元璋氣得都快原地爆炸了。
要不是有天幕提前劇透未來,他竟不知這群讀書人能這樣大肆逃稅斂財。
大明王朝建立十六載,經過一輪一輪的清洗,朱元璋還以為國家蛀蟲已經被他清理得七七八八了。
嚴刑峻法,高壓震懾,這群當官的肯定再也不敢肆意妄為。
萬萬沒想到,這群所謂的讀圣賢書之輩,一個比一個柔奸陰域。
此時此刻,朱元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殺!
殺!殺!殺!
將這群鉆國家制度漏洞的文官,統統殺光。
朱元璋立刻吩咐道:“傳旨,徹查文官和擁有功名讀書人名下的土地,但凡數額超過五十畝,且沒有傳承記錄的,一律革職問罪,或流放,或腰斬,或剝皮實草,總之一個也不許放過。”
“是!”
第二代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忙領命,轉身就要下去執行。
朱綾冷笑道:“剛剛還笑話我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如今看來,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天下蛀蟲何其多,殺了一批還會出現下一批,你難道還能把所有當官的都殺光嗎?”
“這……”
朱元璋哽住了:“咱就不信,這群蛀蟲會殺不完!”
嘴上說得很強硬,很憤怒,朱元璋心里卻明白,人的貪念是無窮無盡的,意味著蛀蟲會源源不斷產生。
他再怎么強權,畢竟上了年紀,還能和這群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蟲斗爭多少年?
朱棣憤憤道:“難道就這樣放過這群蛀蟲不成?”
朱綾看了他一眼,凜然道:“當然不,蛀蟲善于躲藏,只要有縫就能鉆,光用腳踩是踩不死的,總會有漏網之魚,對付害蟲,還需要動用專業的殺蟲劑。”
“專業的殺蟲劑?”
朱棣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從制度上改變,將這一漏洞堵上?”
朱綾連連搖頭:“不夠,不夠。”
朱棣道:“那要怎么辦?”
朱綾看了一眼豎起耳朵想聽她妙策的朱元璋,撇嘴道:“我才不說呢,想套我話,門兒都沒有。”
“你——”
朱元璋氣哼哼道:“你不說也沒關系,咱盯著天幕,總會知道解決之道。”
朱綾揚著嘴角:“老頭子,士紳免稅和人丁征稅造成嚴重的土地兼并,這算不算大明一大弊病?”
朱元璋心里瘋狂點頭,嘴上卻說:“勉勉強強、馬馬虎虎算吧!”
原大明。
洪武朝。
這個世界的朱元璋也同樣氣憤無比,。
枉他自以為圣明之君,居然連這么大的漏洞都沒發現。
難怪土地兼并屢禁不止,老百姓日子越過越艱難。
太子朱標又恨又驚:“那群所謂的讀書人利用這個漏洞,與地主、士紳相互勾結,隱匿大量的土地,朝廷為了收稅給地方施加壓力,地方官員為了搞錢,只能變著花樣盤剝壓榨百姓,老百姓交不出那么多錢來,最后就會選擇將名下的土地賣給地主,地主再利用讀書人的功名免稅,如此循環往復,老百姓越過越慘,國家能收上來的錢越來越少,大明江山不滅亡才怪。”
朱棣憤恨道:“可不是,這群士子和地主,實在可恨!另一個世界的朱綾既早早發現這個問題,以她聰明的腦瓜子,定有讓人意想不到、拍案叫絕的妙策,父皇,咱們只要照葫蘆畫瓢,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眼睛一瞪:“就知道照搬照抄,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嗎?咱老朱家的男丁這么多,群策群力,難道連一個丫頭片子都不如嗎?你們幾個混球,都給咱好好想,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來,仔細你們的皮!”
藩王們:“……”
永樂朝。
“朕現在終于明白,大明國庫為什么那么窮了?”
朱棣武德充沛,登基之后,多次遠征漠北,想徹底掃除隱患,讓未來的兒孫能夠安心當皇帝。
他什么都準備好了,唯獨缺錢。
每次找太子朱高熾,他都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地說‘沒錢’。
登基當皇帝這幾年,朱棣隱隱感覺到,國家財政收入不如洪武朝。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之前靖難之役,王朝內戰嚴重,百廢待興,影響了國家的收稅。
如今才知道,是這群文官士子鉆了制度漏洞,幫地主鄉紳隱匿土地,逃稅避稅,導致國家失去了大量的農業收入。
如鐵公雞般的太子朱高熾,也是快氣炸了。
他天天摳摳搜搜的,只想著多為國家省點錢。
誰曾想,財政如此困難,竟是因為士紳、地主利用皇帝給讀書人的福利,侵吞了國家和百姓這么多利益。
一向大大咧咧的漢王朱高煦也明白此事的嚴重性,嚷嚷道:“要是大小地主、貴族、豪強都這么搞,大明境內所有的土地都會被他們兼并光,到那時,別說是遠征漠北了,就是想喝西北風,怕是也喝不到新鮮的。”
朱瞻基凝重道:“皇爺爺,制度必須改,漏洞要快點補上,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朱棣點了點頭:“嗯,先看盤點,再來商議制定政策,想占我大明便宜,門兒都沒有。”
天幕中。
盧芳從驚訝中回過神來,道:“王爺正是看到土地兼并背后存在的種種制度漏洞和弊端,所以當年來遼東發展,黑土地開墾出來后,才以制度律法的形式,徹底根除了土地兼并。”
朱綾點頭。
盧芳笑道:“王爺一向深謀遠慮,早早發現這個問題,所以早早制定了應對之策。可惜京城那個人食古不化,固執己見,過分貶低看清女性,否則那群趴在百姓頭上吸血的蛀蟲,豈能逍遙快活到今日?”
朱綾搖了搖頭:“本王的政策極其霸道,堪稱絕戶計,那人如此愛惜子孫,恨不得他們永遠享受榮華富貴,怎么肯輕易推行本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