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心想,遼東王朱綾連洪武皇帝這等人物都能收拾得凄凄慘慘的,何況是他了。
在這種綜合能力強大到恐怖的人面前,除了臣服,別無出路。
就這樣,從洪武二十六年開始,朱綾一邊用血腥殺戮與噩夢反反復復折磨朱元璋的身邊,一邊暗中收服朝中武將。
朱元璋在這樣日夜不休,一輪又一輪的身心磋磨之下,日漸蒼老,精神崩潰。
原來在這樣的折磨下,朱元璋撐不過一兩年就得離開人世。
朱綾充分尊重歷史。
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去世的,就得讓他活到這一年才離開。
于是,她在夜里點了朱元璋的穴道,以自己苦修多年的道家真氣,幫他延長壽命。
朱元璋急切盼著死去,一邊念著:“咱怎么還不死?咱怎么還不死?非要這樣一次次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妻子死了,兒子死了,孫子也死了。
他每天一覺醒來,就在害怕外面傳來不好的消息,說他哪個兒子又被白蓮教給弄死了?
朱元璋須發盡白,形容枯槁,看著命不久矣,卻怎么都死不了。
就這樣,日日煎心復年年,朱元璋茍延殘喘地拖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綾才撤了真氣,讓他按照遵循歷史時間線死去。
真氣一撤,朱元璋身體虛得厲害,預感到大限將至,開始著手安排,讓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以藍玉為首的武將,也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立刻聯系朱綾。
朱綾接到消息,臉色表情淡淡的,聲音一如既往般平靜:“時機已到,我們該回去。”
這話一出,鳳辰奕、盧芳等人都激動不已。
自從洪武十六年叛出大明,來到千里之外的遼東發展,已經過去整整十五年了。
遼東雖說哪哪兒都好,但很多人還是心念故土。
好多人心里都在想,要是這輩子回不去,死了也要把骨灰送回家鄉,落葉歸根,安葬在父母親人身邊。
這十五年來,他們無時無刻不盼著自家主子殺回大明。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這天盼來了。
天幕外,
兩個大明世界的人看到這里,內心突突不已。
盡管上一期對比中,大伙兒已經看到朱綾殺入大明皇宮,逼迫朱元璋寫下遺詔,將皇位傳給了她。
可當看到她從遼東發出,一路殺進京城的過程,還是緊張不已。
王到皇,一字之差,卻是天淵之別。
天幕中。
朱綾一聲令下,百萬士兵化為一股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從遼東出發。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遼東的軍事力量之強大,足以橫掃整個世界。
在這股力量面前,大明各地的守衛猶如沙堆的堡壘遇到潮汐巨浪,紛紛潰敗開來。
加之,朱綾此前已經收復了藍玉,打通了武將內部。
遼東大軍越是靠近京城,守衛越是摸魚放水,幾乎是毫無抵擋就開門投降了。
唯一值得朱綾認真對待的,也就只有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棣見朱綾從遼東殺出,知道隱忍多年的她,終究還是龍出深淵了,
他不愿與朱綾開戰,也知道戰了也沒什么勝算,便只身來到朱綾所在的大營。
朱綾面色漠然地看著他:“四叔此番過來,是打算問罪我這個亂臣賊子的嗎?”
朱棣忙道:“你怎么會這么想?”
他抿了抿唇,溫聲道:“當年的事,是你皇爺爺做錯了,你此番殺入京城,是準備找他報仇的嗎?”
朱綾冷刺一笑:“報仇?呵呵,我的復仇早就開始了,這一回入京,是要和他做個最后的了斷。”
“復仇已經開始了?”
朱棣先是一怔,忽然想到什么,不由神色大變:“你……是你……”
朱綾淡漠道:“不愧是我的好四叔,這么快就想到了,這么多年我之所以沒有殺進皇宮找他報仇,并不是我沒這個本事,而是覺得他一把年紀了,沒多少時日可活,就這樣讓他死了,實在太便宜他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此為人生三大悲劇,他如此在乎自己的兒孫,我就讓他看著兒子一個個慘死,白發人送黑發人,最終在無盡的絕望與悲傷中含恨死去,哈哈哈……”
朱棣被朱綾身上散發出來的濃烈恨意驚得倒退了好幾步。
他臉色有些發白:“仇恨蔓延只會催生更多的悲劇,你能不能……”
“不能!”
朱綾斷然回絕,牙齒咬得森森沁血:“血債血償!他害死我母親,我要殺光他的兒子。四叔,看在這么多年的情分上,我可以放過你,但其他人必須死!”
“綾兒,你……”
朱棣還想說什么,卻被鳳辰奕一指點中了周身大穴。
朱棣渾身酸麻,動彈不得,叫道:“你、你這是做什么?”
鳳辰奕笑道:“燕王是諸藩中實力最強、最能打的一個,王爺本來還打算費一番手腳收拾你,沒想到你竟主動送上門來了,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拿住了你,就等于控制了北平。”
朱棣神色劇變,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送羊入虎口,他怎么就那么蠢呢?
鳳辰奕眉眼泛起一抹碧波蕩漾般的微笑:“嘖嘖嘖,燕王吃癟的樣子還真夠迷人了,可惜主子只想著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殺入京城,不然末將定要好好領教一下燕王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神勇。”
朱棣聽了鳳辰奕這話,也顧不上生氣,忙對著朱綾道:“你別沖動!你若想要這個皇位,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反正我早就看朱允炆那小子不爽了……”
朱綾卻不想聽,轉身就離開了。
“燕王殿下!”
鳳辰奕目光似凝著碎冰般看著他:“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你沒有經歷過,根本就不明白這些年主子熬得有多痛苦,仇人砍你一刀是身痛,親人砍你一刀是身心劇痛,親爺爺害死自己的親娘,這是不可承受之重,無論誰也勸說,都不可能改變主子的心意,當年參與此事的,統統都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