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呂屠起床從灶上拿了兩個窩頭邊走邊吃,今天他的任務特別重,就是去改造鹽堿地。
這可是項大工程,實施起來倒是不麻煩,唯一的難點在于,時間和天氣,所以宜早不宜遲。
抵達校場,隔著老遠就瞧見蕭仲繼續在高臺上對新來的流民洗腦,唱衰外界的同時,帶領著村民們展望美好的新生活。
不得不說,蕭仲這一套手段還真挺有效的,先前來的那批流民,此時已經徹底融入進了原有的大家庭里邊。
就連剛來的這批流民,許多人的臉上也浮現出跟前些日子,截然不同的笑容。
既然蕭仲有空在這里演講,說明石膏磨成粉的事情他已經安排妥當了,呂屠騎著小黑前往村里第一個公共茅廁處。
只見一個干瘦的中年人,正用石板在地上寫著什么,呂屠上前一看發現竟是昨日的老木匠朱照,此時地上寫滿了大大小小的‘正’字。
“老朱,給。”呂屠將窩頭遞了一個給他。
朱照頭也不回地不耐煩道:“別煩我,待會數錯了。”
這一幕把呂屠逗樂了,沒想到朱照竟然這么認真,打趣道:“數到多少了?”
“總共1352次。”
“那你還挺認真的,先吃點東西吧。”
這時候朱照才反應過來,木然地轉頭,當他發現是呂屠時,這才尷尬道:“原來是呂大人,抱歉抱歉。”
呂屠大驚:“老朱,你眼睛怎么這么紅?”
朱照揉了揉發酸的眼睛:“不知道啊,就是癢得厲害。”
呂屠恍然大悟:“難道你昨日偷看婦女上茅廁了?”
朱照連忙擺手:“冤枉啊大人,只是昨晚有時候看不清,我才走近了去瞅。”
“你沒嚇到別人吧?”
“那沒有,還有人招手讓我過去呢,嘿嘿我沒去。”朱照啃了口窩頭,咧嘴沖呂屠笑道。
呂屠啞然失笑:“行了,你交代其他木匠,計算一下茅廁的坑位還深淺,在校場那邊也挖幾個出來。”
“交給我吧大人,我考慮了一晚上,我覺得還可以在茅坑頂部的木板上,專門留出一個洞出來,以后好方便挑糞,之后挖的坑都提前帶一點坡度,往坑洞這邊傾斜。”
呂屠給他豎了個大拇指:“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就按照你說的做。”
吃完窩頭,呂屠也去體驗了一下新挖的茅廁,不得不說,除了沒有手紙,只能用樹根刮掉之外,其他方面用起來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不再像之前那么惡臭了。
果然人才哪里都有,只是缺乏一雙識人的眼睛。
又給朱照指出了幾處需要建茅廁的地址后,呂屠這才離開了武川第一大茅廁。
此時蕭仲已經演講完了,正在等候呂屠:“大人,石膏昨夜已經磨出來了,咱們去試試吧。”
“走!”
不多時兩人就來到距離西沙湖1里位置的鹽堿地處,之所以用這里來做試驗,主要是水渠剛好從這附近路過,到時候隨便挖掘一條水溝將水引過來,也能稀釋掉土地里的堿性成分。
呂屠先是讓人將土地挖開,看看鹽堿地的部分究竟有多深。
跟昨天他看的那塊地還要淺一些,接近20公分的樣子,下面則是有一層濕潤的土地,很顯然這里靠近湖邊,地下水非常充足。
“所有人都有,先給我把這塊鹽堿地四周挖出一條溝渠來,再在旁邊挖一個深坑用作蓄水池。”
眾人雖然不明白呂屠干嘛要對一片鹽堿地折騰,可也知道自家校尉,向來鬼主意多,說不定有什么獨特想法呢?
忙碌了一上午,才將附近的上百畝鹽堿地給挖出排水渠來,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而鈣離子會和鹽堿地里的鈉離子進行交換,從而形成水溶性的鈉鹽,到時候才好將鈉鹽混合水一起排出去。
接下來就是撒石膏了,將昨日購買來的幾千斤石膏鋪在鹽堿地上,做完這一切后,包括蕭仲在內的所有人,都滿眼驚喜地望著眼前這一大片鹽堿地。
呂屠好奇道:“你們在瞅啥?”
蕭仲好奇道:“大人,怎么不冒煙呢?”
呂屠納悶:“怎么會冒煙呢?咱們又不是撒的石灰,而且石灰也要遇水才會冒煙啊。”
“那眼下雖然撒過石膏粉后,鹽堿地依舊還是鹽堿地?”
呂屠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那多稀奇啊?我撒的又不是仙丹,哪有這么快見效的。”
一聽這話,所有村民都失望地嘆了口氣。
好家伙,呂屠感慨這幫家伙比他還要急功近利,剛把石膏粉撒下去就想見到成效?
呂屠依舊耐著性子給蕭仲解釋道:“石膏粉灑下去后,不僅能改善鹽堿程度,還能讓以后種植的糧食長得更好。”
“大人,可否有其他方法加快進度呢?”
呂屠點頭:“可以,等到鹽堿地下方的水排出去后,大概明日吧。再將西沙湖里的水引些出來,用來灌溉這些鹽堿地。”
蕭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人,我大概明白流程了,你請回吧,我帶著大家繼續去弄了。”
呂屠又抽查了他幾個關鍵的要點后,發現蕭仲果然都掌握了,這才放心地拍拍他的肩膀:“這關系到咱們的口糧,民以食為天,可馬虎不得!”
蕭仲鄭重點頭:“大人放心,我會好好盯著他們的。”
“行,你先忙著,我還有事。”
呂屠也沒有說謊,他眼下事情多得煩人,騎著馬來到胡德祿的鐵匠鋪,老遠就瞧見擺放在鐵匠鋪外的曲轅犁了。
見到呂屠過來,胡德祿連忙找來幾個學徒,去牽來一頭耕牛。
“大人,曲轅犁已經按照你的方法改良出來了,咱們現在試試?”
呂屠看著尺寸完全跟昨日商量的一樣,無比滿意道:“試試。”
很快學徒就牽來了一頭耕牛,給它套上曲轅犁后,一鞭子抽在牛屁股上,老牛往前一沖,后邊掌著曲轅犁的學徒差點被拽個狗啃屎,惹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很快就有人看出端倪來了:“大家快看,昨日老牛還拉不動這犁呢,還需要兩三人在前使勁,怎么今日這牛直接就將地給松出來了?”
經過這一提醒,在場眾人這才驚訝地發現,地面上被曲轅犁破開一道口子,大家都是種過地的,不由得驚喜大喊:“這也太好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