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惜溫柔地將一件羊皮褂子披在呂屠的肩上,關切道:“相公,近日來的你辛苦了,早些休息吧?!?/p>
呂屠轉身將宋雨惜摟在懷里,撫摸著她愈發隆起的小腹:“娘子,咱們還有多少銀子和存糧?”
宋雨惜似乎早有準備,對答如流道:“還有30000兩銀子,小米2萬斤,白面2100斤,麩皮5萬斤,戰馬52匹,35頭牛,460頭羊,其中有30頭小羊羔?!?/p>
呂屠震驚地看著宋雨惜:“你掌握得這么清楚?”
“嗯,我每日都會讓人如實匯報于我,至于賬目就很好做了?!?/p>
呂屠當然知道實時掌握如此詳細的內容,需要花費多少心思,不由得心疼道:“娘子辛苦了,等到春耕過后,你就將賬目交給姜婉瑜吧。”
宋雨惜關切地撫摸著呂屠的臉:“我不辛苦,相公的肩膀上挑著的,可是四個村1800多百姓的飯碗,比起相公雨惜這點事情算得了什么呢?”
呂屠心中的愛意涌現,忍不住在她的額頭上溫柔一吻:“娘子,娶到你真是我的福氣?!?/p>
這時已經睡著的南宮徽羽,說起了夢話:“賊人,看劍!”
將二人打斷,對視一眼忍俊不禁。
翌日一早,呂屠比尋常起得更早,天還沒亮時他就揣上幾個窩頭出了門,臨走時還在宋雨惜和南宮徽羽的臉上吧唧了一口,真甜吶!
來到外邊,村民們也全都早起了,這是呂屠早就傳達下去的命令,春分這天所有人必須早點起床。
呂屠叫來劉陽:“你帶人拿麻袋將倉庫角落里的那些紅薯裝出來,跟我走?!?/p>
劉陽激動道:“大哥,終于要種紅薯了么?這玩意真的那般珍貴嗎?”
等待著其他人搬運的功夫,呂屠還是沒有將實情完全告訴劉陽,畢竟事以密成,在紅薯還未大豐收之前,他是絕對不能讓其他人知曉紅薯價值的。
“也不是珍貴,產量也就跟小米高粱差不多,但口感卻好上許多,好吃一些。”
劉陽恍然大悟:“難怪大哥如此珍重,我一定讓人好好保護紅薯?!?/p>
呂屠點頭:“種植紅薯的區域,你挑選3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每日就住在那里守著,給他們搭個屋子方便居住。”
“明白?!?/p>
栽種紅薯的位置,自然是要最好的土地,畢竟紅薯才是今后重要的口糧,必須得在呂屠眼皮子底下進行。
呂屠叫人挑來了大糞,先將窩子里邊灌上肥料,隨后他親手將拳頭大小的紅薯放了進去,埋上土后又讓人將水澆下,這才將土蓋上。
之前從愛鷹山里邊總共就挖來這一車的紅薯,大概有300多斤的樣子,呂屠讓其他人去種小麥和插秧,秧苗則是他之前就讓蕭仲準備好的。
從天還沒亮,一直忙到中午,呂屠才將所有的紅薯親手栽種完畢。
南宮徽羽蹦蹦跳跳地送來了午飯:“相公,吃了飯再做吧。”
來到呂屠面前,大咧咧的她直接用袖子替呂屠將臉上的泥土擦掉。
從籃子里端出一碗面條:“相公,姐姐說你這幾日太辛苦了,就別喝小米粥了,吃點面條吧?!?/p>
“小羽真好,還知道心疼相公?!?/p>
南宮徽羽癟癟嘴:“那你昨夜為什么親姐姐,不來親我?”
呂屠驚訝道:“那會你還沒睡著???”
“睡著了,聽你們說話我就醒了,我還以為相公也會來親我呢?!?/p>
呂屠抹了抹嘴上的面湯,一口吧唧在南宮徽羽的俏臉蛋上,惹得南宮徽羽滿臉緋紅。
“哎呀相公這里好多人啊?!?/p>
“你我是夫妻關系,誰還管得了咱們?”
“嘻嘻,也對,相公你慢點吃,不夠我再回去盛?!?/p>
呂屠作為兵王,吃飯的速度飛快,三兩下就將面條吃光,將碗筷遞了過去:“回去的時候慢點走,別蹦蹦跳跳的,你可是馬上要當娘的人了?!?/p>
“知道啦,相公你比隔壁陳嬸兒還啰嗦。”
這時候從遠處走來三個老農,來到呂屠面前作揖道:“大人,我等是被派來守護紅薯地的。”
“你們有家人么?”
“沒有,我們兄弟三人都是光棍?!?/p>
呂屠點點頭:“你們今后的任務,就是守在這里,不得讓任何人和牲畜接近這片地?!?/p>
三人凜然道:“遵命,我們三人已經商量好了,睡覺都輪流睡,絕對不會讓任何人踐踏這里。”
呂屠拍拍他們的肩膀道:“以后你們三人除了給這塊地澆水施肥外,就不用干其他的活了,每日給你們一斤小米。”
“多謝大人?!?/p>
呂屠騎馬來到西沙湖畔,不得不說有了石板路之后,四個村之間的通行速度,比之前快了兩倍都不止。
騎馬感覺還不明顯,尤其是牛車和馬車的時候,優勢體現得更為明顯。
在如此高效的進展下,西沙湖畔的稻田里,許多秧苗也被插上,一片綠茵茵的欣欣向榮之感,讓人望之欣喜。
呂屠并沒有去打擾正在指揮眾人的蕭仲,獨自來到鹽堿地查看。
之前挖掘出來用來排水的深坑里,此時居然已經蓄了大半,呂屠手中沒有試紙也沒有工具,看來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來測試鹽堿地的改良情況了。
他叫來一個農婦,讓她弄來了些許的小麥種子,種在了鹽堿地里,多栽種了幾處后,用一塊木牌插在土里,用做標記警示。
過上幾天,如果其他地方的小麥冒芽了,而此處沒有冒芽的話,那就說明鹽堿地還沒改良好。
如果這里的麥也跟著冒芽了,到時候再來將這些鹽堿地大規模地栽種,也完全來得及。
實在是時間過了不能種小麥了,還能栽小米或者高粱等作物。
高粱米也是主食之一嘛,雖然比不上小麥那么可口,可眼下到處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誰還有心情去挑三揀四呢?
恐怕放眼整個邊境六鎮,除了呂屠之外,可能沒有其他人有這樣的煩惱了吧。
想到這里,呂屠又回去檢查了一下秧苗的栽種情況,好在蕭仲是在南方長期生活過的人,他知道栽種秧苗的間隙需要多遠,這就足夠了!
經過所有人整整三天的忙碌,終于將除了鹽堿地之外的所有良田,都給種上了!
所有人的臉上雖然掛著疲憊,但眼神卻是明亮得仿佛能看見光,呂屠在第三天晚上表示:“為了慶祝咱們春耕的辛苦付出,明日所有人都有,咱們吃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