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路樁村里負責挖煤的軍奴們,也趕到了此地,在見到呂屠時,他們頓時激動地上前,眼神熱烈地看向呂屠。
被這么多糙漢用這種眼神盯著,把呂屠看得有些毛毛的。
為首一個五大三粗的大胡子,朗聲道:“見過校尉大人!”
呂屠好奇問道:“你們是何人?”
“我是路樁村煤礦的軍奴劉洪!身后這些都是本村軍奴,負責煤礦挖掘,我等是來支援校尉大人的!”
呂屠的眼神一一掃過他們,很奇怪,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其他軍奴的那種自卑,相反一個個眼神堅毅許多。
內心不禁有些疑惑,以往的其他軍奴,哪怕是見到自己在跟烏丸人拼殺,也未必敢上前來幫忙。
可眼前這些負責挖掘煤礦的軍奴,又是怎么敢過來的呢?
“你們可知道烏丸人勇猛?”
“我等知道!”
“一個軍奴,可以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紹,說吧你們犯了什么錯被貶為奴籍的。”
聽到這話,在場的200軍奴神情緊繃,一股委屈的感覺涌上心頭,立即全部跪倒在呂屠面前。
為首的劉洪帶著哭腔高聲道:“呂大人明察秋毫,不愧是威震武川的英雄!”
呂屠不耐煩地擺手:“說正事。”
劉洪眼神戒備地看了看旁邊的孫猛等人,見呂屠不為所動后,這才沉聲說道:“我等...來自南衙禁軍,因宋大將軍叛亂一事被牽連,所以被貶到邊關為奴!”
聽到這話,呂屠的眼睛微微瞇起,南衙禁軍,是由各地府兵到京師服役組成,那可是拱衛京師的一支部隊。
宋大將軍?難道是宋雨惜的爹,自己的老丈人?
呂屠將信將疑地掃過他們,劉洪等人雖然面色發黃身材消瘦,但渾身所散發出的那股堅定意志,可不是裝出來的。
這絕對不是武川邊軍那一群廢物可以比擬的,這也難怪他們敢在手持礦鋤的情況下,就來支援自己。
“現在烏丸死了,你們繼續回去工作吧。”
可劉洪等軍奴依舊跪在原地,急得都快哭出來了。
“大人,我等也一事相求!”
“想要讓我免除你們奴籍?”
眾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求大人成全,我等必將誓死效忠大人!”
就連一旁的孫狂和孫猛都有些興奮,這些家伙看外表就知道是把好手,如果讓他們加入的話,必定能讓己方勢力更強。
可呂屠卻搖頭道:“我為什么要幫你們?難道就憑你的一句話嗎?”
眼下邊關六鎮的形勢太過于復雜,他每做出的決定都至關重要,尤其是他目前在武川的表現實在過于扎眼,暗中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他。
“呂大人我等知道你的顧慮,可兄弟們實在是撐不住了,我們2000兄弟被流放到此處,眼下只剩我們200人了,而且大部分兄弟們還感染了瘟疫,如果再得不到救治,都會死在礦上的!”
挖掘煤礦對礦工的危害本就很大,上一世他也看到過許多因患上塵肺病的病人,晚年只能跪在床上,靠著氧氣機呼吸。
那還是科技發達的上一世,更何況沒有任何防護和醫療水平有限的這些人呢?
呂屠此時很為難,他的內心其實是愿意相信劉洪等人的話,畢竟南衙禁軍光是這個名號,都不是普通人能夠知道的,但他眼下的確很缺人。
如果不讓軍奴去挖掘,那讓誰去挖,難道要他自己去挖?
想到這里,呂屠一拍大腿,怎么腦子僵住了呢?做好防護措施不就行了嗎?
用幾層棉布縫制起來,就可以防止大部分的煤灰進入肺部。
想要試出劉洪等人是否說得實情,只要回去詢問宋雨惜即可,作為她爹手下的一支部隊,她總該知道點什么。
這時遠處一片塵土飛揚,大批人馬從道樁村方向奔來,隱約可以看到聶云騎著馬沖在最前方,隔著老遠就開始喊道:“大哥,我等來遲了!”
當聶云帶著大批隊伍趕到時,第一時間就將劉洪等人圍了起來,誰讓這里就他們是陌生人呢?
“大哥,他們是何人?”
“路樁村的挖煤軍奴。”
聽到軍奴二字,劉洪等人眼中閃過一絲羞憤,卻又無可奈何地將頭低頭。
呂屠一指聶云身后帶來的柴勇等人,高聲道:“他們之前也是軍奴,但他們獲得了我信任,我就能給他們廢除奴籍!
你們想要得到我的認可,光靠嘴上說是不行的,別說你們之前是南衙禁軍了,就算是羽林軍又如何?有能耐的就給我拿出真本事來,我呂屠麾下絕不養閑人!”
這番話算是徹底激起了劉洪等人的斗志,他們也知道呂屠所說的是實情,無論在什么地方,想要獲得尊重的唯一方式,就是表現出自己的本事。
劉洪帶頭抱拳拱手道:“遵命!那我等就回去繼續挖掘了。”200軍奴聞言,也知道沒戲了,一個個垂頭喪氣地仿佛預見了自己悲慘的未來。
“慢著!你們先跟我回村,這里恐怕烏丸人還會來。”
劉洪等人眼前一亮,能跟著呂屠回去,說不定就能吃上一口飽飯了,主要是路樁村早就沒糧食了,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餓得手腳無力反抗烏丸兵。
對孫狂吩咐道:“帶著他們回校場,給口飯吃。”
“遵命!”
這邊戰場也打掃完了,收獲了20多匹烏丸戰馬,這可是上等的戰利品,還有20身皮甲和兵器,自然也被呂屠讓人帶在,充實兵器庫。
呂屠帶著聶云等人,快馬加鞭來到道樁村,發現空無一人。
他又來到班威的家中,發現班瑩瑩也不在此處,正當他好奇班威把人帶哪去了時,班威從一個狗窩鉆了出來。
“呂大人,是否在找我?”
“村民呢?”
“嗐,在這。”說著班威就將狗窩的頂子揭掉,露出一個黑洞洞的地道入口,沖著里邊喊了一聲:“瑩瑩,帶大家出來,呂大人回來了!”
隨著兩個村的村民們從里邊鉆出來,呂屠和聶云對視一眼,沒想到這地道居然能容納下這么多人!
而且他們待在里邊還沒造成缺氧,說明人民群眾的智慧還是無窮的,知道自己村中沒有壯丁可以反抗烏丸兵的侵擾,干脆采用了最質樸的方式——挖地道。